2、从语言上设计。
相声用语言来塑造性格,选择什么样的语言说什么样的话。我给大家念一段,北京人说话的特点,我有一本书,写了北京人刘四:刘四小我好几岁,老北京人称为发小,早先就去了外国,去了加拿大,他从报纸上看到我去加拿大的消息高兴得不得了:“进加拿大的时候谁和你进关呀?”我比别人早到一天。“你会英语吗?”“不大会。”那人叫了好几声:“大哥大哥,您千万少说话,张嘴就三个字:“I don`t know ,多一个字都别说,加拿大移民局这帮爷孙子着呢,你要是会说英语,他把你问一个底儿掉,他问你安大略湖有多深,他自己也不知道有多深,记住,就I don`t know 三个字,一问三不知,神仙都没辙。什么?电话钱不贵,别人靠说英语过日子,我是靠猜过日子,并且受到各级领导的表扬。”后面是怎么猜英语的叙述。这种语言,决定了这个人物,就是北京的小痞,胡同串子。
大家看我演《电梯风波》的几个人物:第一个是伙食科长,伙食科长的手段用的是山东话:“先在我们这儿入伙吧!”,伙食科长管后勤;第二个是宣传科长,我用的是南方人语言化妆,搞宣传的他得有文化;第三个用的是老北京,因为老北京说话他气人:“你怎么不干活?”“我出不去!”“你为什么出不去,搞特殊?”他是人事科长,有权利,所以说话有点不讲理;办公室主任用的是东北话:“你看,大家看到名演员关到我们这个电梯里,都想见一见,人太多,我准备买票参观,第一位维持秩序,第二也是为了搞经济效益。你用点洗涤灵洗干净了。人家花钱就得看干净的,不许糊弄群众!”都是用方言这个特点塑造人物、刻画人物。
相声就是语言艺术,要在语言上下工夫。有人物性格思维上的逻辑,也有方言规律的逻辑,要精心设计,不合理的话,甚至在逻辑上相反的话大家要有驾驭能力,所以语言非常重要。
3、从形体上设计。
为什么要设计形体?咱们写的是平面艺术,最后的展现是要“立”起来,通过演员的二度创作在舞台上立起来,你创作时候一定要给平面作品有立体展现的空间,你不能写的根本表现不出来的情节,没有给展现空间就无法表演。怎么设计形体,比如我演的伙食科长,他的手一直放胸前这儿,它两只手油了麻花,怕弄脏衣服;宣传科长一只手在后面,一只手揣在裤兜里:“姜昆同志我跟你说,这个电梯我早就说要出现问题,但是我就是没有说,这说明是新大楼和旧电梯之间产生的矛盾。”这只手拿烟卷,也是小烟屁,跟大款抽烟的动作不一样;人事科长就两只手都在后面,背着手训人:“我说你怎么回事?不像话,大家都像你一样,都不上班了,四化怎么实现?”。办公室主任是张罗干事的人,它的手一直在比划,一看大家:“你们干什么你们?不能够都站着,都开会,解决问题去!” 他的手这样动,还全得照顾到了:“你关在电梯里出不来,我建议这个会你就不要参加了。”虽然是废话,但是态度挺好。,你的在相声作品中写的语言或者你设计的人物,已经给了表演者一定的空间,表演者再用这种形体动作在创作的二度空间给了作品很好的展现,这个对于诠释一个作品非常重要。
4、根据演员不同的条件设计。
一般相声作者写作品的时候都是因人而写,往往都是为哪个人写。每个演员自身的条件不同,注意发挥演员自身的条件很重要。戴志诚嗓子非常好,但是我从来没有好的作品展现戴志诚嗓子好的特点,没有给他展现才华的地方。侯宝林先生嗓子好,尤其唱功老道,它就发挥特点,柳活就多,他条件好。
演员因人而异,去年北京相声小品邀请赛上有一对大连的演员,老人跳舞,表现老年生活,这个两个老人长,一个开始很难看,穿白色西服,红脸蛋,有点打扮过火,不舒服,但是越演越好看,最后获得了业余组一等奖,因为它舞蹈跳得好,恰如其分。他们在艺术处理上把握得好,把弱势变成了强势。
在人物的设计方面也有要求,要从四个方面去设计。
第一,要准确。所谓准确,你设计人物和你要表现的事情和语言一定要让人相信,要有它的生活真实性。侯宝林老师在相声创作过程中很重视这一点,有一个段子叫《空城计》,里面有这样的一段唱:叫一声三军听根芽,每日出兵一边俩,今日你为何一边一个一边仨?挤眉弄眼都不怕,还得老夫我把你拉。本子上是说《空城计》出场的时候,但是空城计四个龙套是站在一边的,所以这样演人家就不相信,侯宝林说我演的时候,把它改城司马懿过场的时候,就合理了,人们就相信了。演一个过场,有一个亮相,这时候上来以后,那个走到那边去了,临时加了一个唱腔,观众心里没有疑问,用心的听和看你的表演。他说相声最怕说的大家不信,你非要让它一切建立在艺术或者现实的真实性上,真实性一定要达到可信的程度。演员也是,有的演员很做作,那就是把握的不准确,形象也不准确,细节也忽视,艺术的真实就没有了。
第二个是经验。这里指组织包袱的经验。
有人给我拿来他自己写的相声,说你看看我这个相声,说你给我提出点问题,我说也没有什么问题,几个要素都有,就是不精彩,不典型,语言不精彩,包袱不精彩。
我在讲包袱的时候经常讲一条,我叫它上挂下联,左拉右扯,这是经验,最珍贵的包袱是通常用的包袱后面的延伸。
比如,在《诗歌与爱情》里:
甲:“关关雎鸠,在河之舟;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乙:这句我还真听懂了,凡是君子人都好踢足球。
这个是传统相声里都有的,我觉得好的是后边一句:
甲:那么窈窕淑女呢?
乙:那时候他们踢得不好,净输给女的。
这是,传统相声当中没有的,是在通常用的包袱后面延伸出来的包袱。
第二个例子是就是《学英语》,关于how much 的几个包袱,到了外国,“蒿嘛赤”没记住,说成“好吃吗?”“吃嘛好?”这是外国话吗?这是天津话。一般的笑话就讲到这儿,逗完了就完了,我给它延伸了:
甲:这么三个字都说不正确,多丢人,但是我说了句“撒油
那拉”我就走了。
乙:哎,你说日语干吗呀?
甲:废话,咱们丢脸也不能给中国人丢脸。
全场轰然。所以,在完成一个包袱以后,一定要在上边想一想,下边想一想,左边想一想,右边想一想。上挂下联,左拉右扯。
第三要学会使用重复的技巧。
对于初学者,我经常讲要学会重复,一定要学会重复,这个重复本身是一个技巧,不懂的人总觉得每天都应该有新包袱,苦思冥想,这是对的,但是涅忽视重复,你要学会重复,学会用重复的手段。
我给大家举个例子,这事是发生在我们生活当中的事情,大家都知道写《北京人在纽约》的作者曹桂林,他年轻的时候在大食堂吃饭,看一位有钱的总买肉丝炒海带吃,当时他很穷,买不起,就看人家怎么先把海带吃了,怎么再慢慢品尝肉丝。北京的穷人看着有气,他去帮厨,恶作剧,把黑鞋带剪下来给混在海带一起卖给人家。曹桂林和所有人都在窗口看那位,大家一直看他嚼,鞋带他嚼不动,他拿出来看,没有看出什么,又放在嘴里了。将这个笑话他重复了许多动作就是嚼,实际上他吃鞋带可乐,可他反复地嚼,嚼完了看一下还嚼,大家还乐,越看越可乐,这就是重复产生的包袱。
马季老师有一段相声《舞台风雷》,三个回合,都是刚唱一个开头就被打断:“不许唱了!”,三次重复,后边一打断观众就乐,形成包袱;谈老字那一段,一提老字就打喷嚏,多次重复,效果很好;相声剧《回眸望九》,“啊,时光如水,生命如歌”是包袱吗?不是,但是重复多次就是包袱,大家一听就笑。马季老师用重复的规律用的最好,将来我讲包袱种类的时候我会再次提到。
第四个叫虚实结合。所谓虚实结合,在人物设计中纯漫画不行,大家不知道看过没有看过杨少华老师父子俩人演的那个“两只小蜜蜂呀,飞到花丛中呀”,那一段非常可乐,为什么没有上春节晚会呢?因为虚的够了,没有实的结合,显得主题单薄,多多少少有“闹”的感觉,平常演,没问题,登大雅之堂,欠火候。
我再给大家举个例子,侯宝林老师演的《大相面》,有没有虚的东西?有,最后就是虚的东西。你哪年生人,1940年,属虎,我属马,你按属马算行不行?为什么?属马我熟。一听就是在开玩笑不可信,为什么这里可以虚呢?因为他前边实的够了,前边是很实的,“命相合参,中西合璧”,“男子手要绵,无钱也有钱”,全是相书里的话,所以可信,他虚实结合得很到位。这种虚实的结合,对于人物的设计非常重要。大家觉得演员演得精彩,说的东西经典,这种虚实的结合达到完整了,在设计一个人物时就让人感觉丰满,这得需要不同的手段。有的人说,姜昆,你说相声俩人一逗贫就可以了。实际上相声是最难写的,凡是好的东西不知道经过多少磨炼,文学作品有吗?没有,只有舞台作品有这个机会。他要和观众互动,有的时候需要漫画设计,有的时候需要诗的描写,有的时候也有“过”的时候,这是随作品的需要。
在《其实你不懂我的心》里,我改了一点,把这个人起了个名字,叫姜球球,这等于是画龙点睛地引导观众去欣赏。大家都看了《咨询热线》,当时我想这个节目应该是最好的节目,但是现在我发现它缺一个人物名字,要加深感受增强感觉。所以大家仔细想,凡是一些成功的作品描写的准确,很多的精彩典型的东西都有人物。
第五个话题讲到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