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小说 > 详细内容
历史小说,三十四年的罪恶
发布时间:2015/1/3  阅读次数:7023  字体大小: 【】 【】【
 朱裔回答家奴,唱道: 堂前燕,阅繁华,怎飞入寻常百姓家。把瑶源玉牒查,是金枝玉叶花。沧桑泪洒,抬眼望中华,神州竟属他,那还有青山一发。这样的唱词,实际上再次成为夏仁虎的夫子自道。夏仁虎少负奇才,在十一岁初学文时,就曾因雨夜偶得断句云:“窗外芭蕉篱内竹,一般夜雨两般声”而得到“两声词人”之号。戊戌(1898)变法那年,时年二十四岁的他以拔贡身份到北京参加殿试朝考,成绩优秀,遂通籍北京,开始了他整整三十年的官宦生涯。而此刻,飞入百姓家也罢,金枝玉叶花也罢,无论是少年奇才,还是前清官员;无论是北洋议员,还是奉军幕僚,他的儒者怀抱、侠者豪情似乎都没有得到应有的施展。“抬眼望中华,神州竟属他”,这个“他”,夏仁虎已经看到过太多的更替轮番,看到偌大中国从帝制到共和,从共和到复辟,从复辟再到伪共和、真军阀,战火连绵的家国,似乎已经让夏仁虎看不到希望。

  剧中的朱裔非但没有因为国家征招贤才而应征,反而通过种种渠道,用金钱贿赂招贤官员的方式,躲过了征招,保得了一时的安稳。这不能不说是一种乱世的怪现状,也是乱世中文人的另一种生存方式。反过来,似乎也是夏仁虎的一种反思与自嘲,“出塞”“入幕”作为施展生平抱负的手段是否真的可以得偿所愿?

  在第二折“侠宴”,夏仁虎增设的“李髯”上场。浓眉粗髯的须生形象,一上场就很容易让人联想到《红拂记》中的虬髯客。事实上,“李髯”正是这样一个粗豪形象的角色,让人在一番忧愤的书生意气氛围中突然看到一丝爽朗,侠气扑面而来。

  李髯的唱词: 平生愿恣狂,江湖未倦,豪气欲吞云梦。这分明又是夏仁虎心中原本的侠气使然。当晚,李髯与朱裔欢歌达旦、大醉酩酊,大有相见恨晚之意。一个是儒、一个是侠;一个是恃才傲物视功名如粪土的儒生,一个是善恶分明视江湖即乐土的侠客,二者的结合,亦儒亦侠,这原本就是夏仁虎心中快意人生的理想形象。实际上,夏氏以半百之龄奔走关外的豪壮,即是儒侠行径--他未泯的那份理想主义使然。

  美酒与英雄,当然还少不了红颜情意。李髯随舟带来一个名唤“红杏”的歌伎,慷慨相赠与朱裔。相赠的理由很简单,美女配英雄,况且李髯也自称要退出江湖,皈依佛门。看来,在这样的乱世里,不但朱裔这样的“雅人”希望不问世事,归隐终老,即使是李髯这样的“粗人”也感到疲累,需要退出江湖,求得心灵上的安宁。场外的叙述者夏仁虎,也一定惦念起远在京城中的老妻、儿女和新纳的侧室了吧。

我要评论
  • 匿名发表
  • [添加到收藏夹]
  • 发表评论:(匿名发表无需登录,已登录用户可直接发表。) 登录状态:未登录
最新评论
所有评论[0]
    暂无已审核评论!
http://www.w1234567897.2008red.com/我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