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培云:如何理解中国人津津乐道的“侠义精神”?《水浒传》热播时,最流行的一句话是“路见不平一声吼,该出手时便出手”,这算侠义精神的体现吗?
王学泰:“侠义”的精神实质是什么?我认为最少有两点,一是利他的;二是反主流的。它最早源自游侠。《水浒传》是游民讲给游民听的故事,游民自诩为“侠”,实际上宋代以后就是“江湖侠骨已无多”时代了。《水浒传》中只有鲁智深才算“侠”,他不仅反主流,而且救人不求回报。相反,其他人的打抱不平大都是从自己利益出发的。
李慎之先生当年问我西方是不是也有游民心态,我说当然有,但是他们有宗教和贵族传统,对这种心态有些消减。这和中国是有些不一样的。从大的历史脉络来看,游侠其实是贵族社会的流风余绪,只有贵族社会之后才会有游侠。为什么历史上汉唐游侠多,主要原因就在于先秦是贵族社会,南北朝期间建立的诸多国家(特别是北朝)也具有贵族化倾向。秦始皇统一六国后,贵族被消灭了,但是热衷于公共事务的贵族精神不是一两天便可以消失的,这些贵族精神流传到汉代,就形成了一些反主流的、抗上的、具有利他精神的游侠。游侠与游民不同,游侠是一种生活抉择。为什么要做侠?可能是因为良知、习惯,甚至是受到记录游侠作品的影响向往不平凡的生活,而不是简单的为生活所迫。虽然不一定有政治目的,但却有内在的精神追求。像堂·吉诃德,大家笑他,但是如果他挑战的是真的敌人,我们还会笑他吗?
严文井先生曾说,中国的土壤里产生不了堂·吉诃德,只能产生阿Q,就是因为贵族社会过早地消失了,当然,这是与欧洲相比而言的。唐代还是有些贵族气的,到了宋代就完全是个世俗社会了。
熊培云:所以李白还能够有“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诗句。
王学泰:盛唐时的诗人脚步都走得特别开,视野很宽阔,什么也不在乎,因为没有生存之虞,“游”只能使他们心怀开阔。杜甫写了一首诗记录自己的万里之游,名为《壮游》。这时候游民倒是很少,也没有游民生存发展的环境。如果失去土地了,就只有死路一条,因为城市养不活他们。不像宋朝经济全面发展,人口十万以上的城市就有数十个,盛唐的繁华主要集中在长安等几个城市。
熊培云:无论是您提及的先秦还是南北朝时期,当时都是天下分立。我们是不是可以据此认为贵族的产生有赖于社会开放?另一方面,伴随着公共精神的沦陷,游侠的出现是否也意味着是对社会从开放走向封闭的一种反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