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小说 > 详细内容
历史小说,艺术家的秘密
发布时间:2015/1/3  阅读次数:4098  字体大小: 【】 【】【
从这些记载,不难看出星冈公的为人。他曾经迷失过,终日嬉戏游弋,差点败家,但懂得迷途知返。一经改悔,就一心一意扑在家庭生产经营上,开山劈田,种蔬养鱼,劳作不息。他从农业生产中获得了很多的乐趣,并且富有独到地总结了很多生动形象的经验之谈,如自己种的菜、自己采摘的蔬菜吃着甜;总结出了一个家庭兴旺发达的“八字诀”;他是一个有思想的人,不信药医、不信地仙、不信僧巫,这在巫文化盛行的梅山文化地区是难能可贵的。他一生勤朴节俭,尊敬知识与知识分子,深以少年时代失学而后悔。他是一个严肃的人,也是一个喜欢做好事的人,有着君子一般的品性。因为这些高贵、优秀、美好的品质,他在当地深受百姓喜欢与尊敬。他虽然没有担当领导者,但却是一个具有优秀领导者品格与魅力的精神领导者。他对孙子曾国藩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也是深刻的。纵观曾国藩一生,无论是修身齐家,还是治国平天下;无论是对待长辈还是同辈晚辈;无论是群处明处,还是独处暗处;也无论是身处顺境,还是逆境,他的身上、他的灵魂深处、他的一言一行都透露出他祖父的影子。祖父是他一生行为处事的镜子,映衬着他远行的足迹。

  敢于反省、善于反省,是曾国藩最优秀的品格之一。优秀的领导者与一般人不同的是,一般人遇到事情不仅不反省自己,反而喜欢责怪别人,而优秀领导者则喜欢不断地反省自己、改正自己的错误。曾子曰:“吾日三省乎吾身。”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反省是领导者形成正确的领导力的重要措施。星冈公不回避自己年轻时候的荒唐与乖谬,痛悔自己年轻时放弃学业的过失。曾国藩也不回避在纪念祖父的文章中说到这事。这种敢于反省的精神与中国古代“为尊者讳”的道德教条是格格不入的。受这种影响,曾国藩一生都在反省自己。特别是人生的一些重要时段、关键时刻,比如道光二十二年、二十三年,即1842年、1843年,曾国藩在自己的日记里,做的最多、说得最狠的,就是反省自己的道德修养;1857年,江西战场受阻不前,他回到家乡,对自己的所作所为进行了深刻反思。每一次的反思,曾国藩领导力都在成熟,都在发展,为他成为一名优秀的领导者奠定了坚实基础。

  星冈公虽然是一个普通的农村老爷子,但却是一个与众不同的老爷子。他是一个有思想、有理想的人,一个想法与众不同的人。“君子居下,则排一方之难;在上,则息万物之器。”这话说的很平实,要做到却很难。它与中国古代的儒家思想同出一源,但又高于儒家的思想。儒家提倡:“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范仲淹认为:君子应该“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儒者所说的“穷”,范仲淹所说的“处江湖之远”,和曾国藩祖父说的意思是一致的,都是指君子处于穷困境地、处于未发迹的状态。不同的是星冈公不仅仅是“独善其身”,也不只是“忧”而已,而是尽自己之所能“排一方之难”。所谓一方之难,无非就是调节矛盾纠纷、关心困难村民、修桥补路等等。星冈公的这种思想,对曾国藩忧国忧民思想的养成,对曾国藩内圣外王理想的形成,具有直接的构成意义。

我要评论
  • 匿名发表
  • [添加到收藏夹]
  • 发表评论:(匿名发表无需登录,已登录用户可直接发表。) 登录状态:未登录
最新评论
所有评论[0]
    暂无已审核评论!
http://www.w1234567897.2008red.com/我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