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小说 > 详细内容
历史皇帝小说,乾隆皇帝
发布时间:2015/1/3  阅读次数:5054  字体大小: 【】 【】【
 不妨略举中国的银产量进行对比。明代银矿开采由政府垄断。而矿监多由宦官充当,在嘉靖、万历间成为虐民的最大弊政之一,然而在“无地不开”的万历中期年平均产量也不过三十余万两。清入关后对于银矿采掘时开时禁,但产量最高的年份为五十五万余两,而到一八○○年前后,年产不过四十四万两弱。所以从清初顾炎武到鸦片战争前夜去世的黄汝成,都指出自明中叶至清中叶,无论帝国税收还是民间交易,折合白银或通用“洋钱”都来自域外。

  以上情形,说明什么呢?第一,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和欧洲人开辟海上航路,在起初两个多世纪里,获益最大者之一是中国;第二,贫银的中国能够实行银本位制,作为硬通货的白银主要来自域外,尤其来自拉丁美洲;第三,从明中叶至清中叶,政府的税收、市场的流通和私人的储银,依赖对外贸易,尤其是东南沿海的民间对外贸易,其程度远过于人们的想象;第四,至迟从十五世纪起,中国作为世界若干种高级消费品的主要供应国,因而作为世界头号商品出超大国的地位,曾保持三个世纪;第五,从那时起,中国的经济与世界的市场便绑在一起了,二者联系的紧密程度尚待研究,事实则无可否认。

  这些事实,早为中国有识之士所感受。晚明到清初,屡屡出现“银荒”,投入流通领域的白银减少,银贵铜贱,物价上涨,财政支绌,民不聊生。不少学者和官员寻根究底,便发现原因既在于长期内战和政府腐败,破坏了商品生产,导致商品出口锐降,也在于统治者出于短视而厉行“海禁”,破坏了对外贸易,更其是民间贸易,使域外白银无法流入国内。清初顺治、康熙间为了对付台湾郑氏政权,实行“迁海令”,封锁东南海疆二十余年,造成长期银荒,直到解除海禁,白银再度内流,这种现象才逐渐缓解,便是显例。

  在货币即财富的观念支配西欧舆论的重商主义时代,那些与中国进行贸易的国家,当然不能忍受这种长期的贸易逆差,一直设法改变,都不成功。在把大量白银送往中国的竞赛中属于后起者的英国人,却最先发现只有一种“商品”,能够代替白银来换取这个东方帝国的最佳物品,茶叶、丝绸、棉布、皮货、瓷器等等,那就是鸦片。

  首先向中国输入土耳其、印度鸦片的是葡萄牙人,但数量既少,用途也属于药品。一六○○年英国的东印度公司建立后,立即与葡、西、荷等国商人争夺中国市场,但在一个世纪里,除了白银,他们的货物都无法被中国人所接受。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这个公司于一七七三年开始策划对中国进行鸦片贸易,组织武装走私,并在印度建立毒品生产的垄断组织;这个毒计获得了成功。一八○○年输入中国的鸦片已较三十年前增加了十倍,三十年后又翻了十倍以上,并在继续猛增。

我要评论
  • 匿名发表
  • [添加到收藏夹]
  • 发表评论:(匿名发表无需登录,已登录用户可直接发表。) 登录状态:未登录
最新评论
所有评论[0]
    暂无已审核评论!
http://www.w1234567897.2008red.com/我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