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戏剧剧本网 > 详细内容
沪剧剧本(千里东风一梦遥)
发布时间:2013/7/19  阅读次数:368  字体大小: 【】 【】【

       第一场:解围

       场景:荣禧堂

       时间:贾赦逼娶鸳鸯之时

       大幕拉开。

       一连串的“老太太当心”“仔细搀好老太太”声音从幕后传来,王熙凤和贾宝玉一人一边搀扶着贾母上场。王夫人薛姨妈薛宝钗李纨贾探春平儿周瑞家的随之上场。

       母唱:

       桑榆晚景不寂(啦)寞,

       荣禧堂上欢乐(啊)多。

       宝玉儿不离我左右,

       凤丫头是我开心果。

       今日里鸳鸯她告假回家转啊——

       我倒是一天光阴等闲过。

       (笑声)哈哈哈哈!

       (贾母坐定后接白)鸳鸯被她兄嫂接回家中,现在天色已晚,也应该回来了吧。

       王:老太太真的是一刻离不了她呢。

       薛:真是,那鸳鸯丫头最能懂得老太太的心思啊。

       凤:老太太,你看,鸳鸯她回来了!

       鸳鸯急步上场后一头跪倒在贾母跟前。

       鸳(哭腔):老太太,老太太啊——

       (接唱)

       面对老太太我哀哀告,

       大老爷他要强娶我做小。

       (此时,李纨带着宝钗探春急忙下场。)

       兄嫂传言胁迫我,

       说道是天罗地网往哪里逃。

       威逼利诱还不算,

       反诬我把宝二爷他看上了。

       若是我不肯来答应,

       往后休想坐花轿。

       今日我当着众人心迹表——

       那怕是宝金宝银宝天王,

       此生不嫁陪到老,

       我情愿早早晚晚荣禧堂前来照料。

       若是老太君有朝一日归天去——

       菩萨跟前把香烧,

       削发为尼青灯黄卷我将残生熬!

       (鸳鸯唱完以上唱段后,一把拔掉头上簪子成披头散发状,再拿出剪子开始绞发。)

       凤(极为机灵地):快,快拦住她!

       平儿和周瑞家的上前夺下剪子。

       在上述争抢剪子的过程中,贾母用拐杖敲地。

       母:气死我了,真正地气死我了!

       (接唱)

       往日里想我金来想我银,

       想我古董和珍宝。

       谋我钱财还不算,

       竟然要把我贴身丫环也抢跑。

       我统共就剩下这一个知心婢,

       她陪同我暮暮与朝朝。

       (气喘吁吁地接白)你们,你们都瞒着我,串通一气,说什么鸳鸯她兄嫂今朝要接她回家去团聚。却原来——

       (接唱)

       谎称团聚真逼嫁,

       果然早就设圈套。

       莫非是平常哄我都使假,

       孝顺的儿子媳妇到哪里找!

       若是威逼成鸳鸯她今晚上花轿,

       明朝就能胡弄我这个白头老娘——

       (哭头)啊呀,我的国公爷啊,

       你如何丢下我孤苦零丁任人摆布无依无靠!

       鸳鸯已被平儿周瑞家的劝住一并下场。

       场上王夫人薛姨妈等人被贾母怒容镇住,面面相觑甚为尴尬。

       贾探春幕后唱:

       我来了啊——

       贾探春疾步上场。

       贾探春上场亮相后接唱:

       可恼那好色老伯父,

       逼得鸳鸯堂前来哭诉。

       她慷慨陈词明志向,

       气坏了年迈老祖母。

       一番言辞声严厉,

       一网打尽太糊涂。

       连带着二嫂子和二哥哥,

       无人敢上前相劝阻。

       正该当承欢膝下孙女辈,

       此刻前去解围来相护。

       二姐懦弱四妹小,

       且待我——

       挺身而出莫踌躇!

       贾探春面对贾母款款一拜。

       探:老祖宗,可能容孙女我进上一言。

       母(怒气未平):三丫头,你又有什么话要说?!

       探唱:

       老太太啊——

       可曾想这娶小纳妾房帷事,

       大伯怎会和弟媳去商讨?!

       其中内情原与太太不相干,

       却为何红萝卜当成蜡烛烧?!

       母:啊呀呀,被你这么一讲,倒真的是我老糊涂了。(对薛姨妈)姨太太别笑话我。你这个姐姐她极孝顺我,不像我那大儿媳一味地怕老爷,婆婆跟前不过应景儿。刚才可真是委屈了她。

       薛:并不委屈。其实,方才老太太又没有责怪我姐姐。

       母:宝玉,我错怪了你娘,你怎么也不提我,看着你娘受委屈?

       玉(带笑):我偏着我娘亲说大伯大娘不成?通共才一个不是,我娘在这里不认,却又是谁来认呢?我倒要认是我的不是,老太太可又不信。

       众人都笑出声来。

       母(同样带笑地责怪):看你这个凤丫头也不提醒我。

       凤:我不来派老太太的不是,老太太怎么反倒寻上我来了?

       贾母听了,与众人都笑道:这可是奇了!倒要听听这个不是。

       凤唱:

       谁让老太太会调教,

       调教得水葱儿似的怎生怨人要?

       幸亏我是孙媳妇,

       (接白)我若是孙子啊,

       (接唱)

       我早早就娶了去,

       哪里还会等得到今朝!

       场上众人大笑。

       贾:瞧你这张巧嘴!

       凤:要说巧啊,今日里最巧的自然就是三妹妹了。

       母:凤丫头说得对!前日里南安王妃来,还说起她最喜欢我家三姑娘呢。

       王:三姑娘出得厅堂进得书房,人才出众,在外场确实是讨人喜欢。

       凤(对贾母):对了,我们还是去看看鸳鸯吧。

       母:对,看看她去。

       王熙凤上前搀扶贾母起身,场上一行人等准备随同下场。

       大幕合拢。

       第二场:除弊

       场景:大观园小花厅

       时间:王熙凤小产之时

       大幕拉开。

       二道幕前。

       平儿上场。周瑞家的吴新登家的随同上场。

       平儿对她们两人并兼顾幕后发话:你们都给我听仔细了。二奶奶现今坐小月子,太太吩咐请出三姑娘来代为理事,大奶奶宝姑娘协办。别算计着她姑娘家好欺负,告诉你们,这些小姑子里面,二奶奶也就单怕她五分呢。

       周和吴:我们都知道了。

       平儿下场,周瑞家的吴新登家的随之下场。

       二道幕升起。

       贾探春端坐正中,李纨薛宝钗分坐左右。侍书站立在贾探春身后。

       探唱:

       承蒙太太看得起,

       让我们三人来照应。

       今日坐堂初料理,

       有话来回小花厅。

       李(对侍书):吩咐下去,谁若有事,叫她进来回话。

       书(对幕内):奶奶姑娘吩咐,谁若有事进来回话。

       吴新登家的上场。

       吴背唱:

       答应一声来回话,

       议事厅上掂斤两。

       看她三人新执事,

       到底是弱还是强?

       (对厅上三人致礼后接白)回姑娘奶奶,赵姨娘的兄弟赵国基昨日死了。那时回过太太,让今天来回姑娘奶奶领取赏银。

       李:日前袭人的母亲死了,听说赏银四十两。这也就赏他四十两吧。

       吴:是。

       探:且慢!

       (接唱)

       吴家嫂子听我言,

       可有旧例明细账?

       吴唱:

       赏银多少寻常事,

       下人哪会争短长!

       探唱:

       此话说来不对路,

       你怎能不提旧例来参详?

       若是二嫂子她执事,

       难道你就敢不按旧例自主张?!

       吴:姑娘息怒,是我一时忘怀。现在细细想来,这赏银嘛,看死的人是家里还是家外。若是家里的,赏银二十两;若是外头的,赏银四十两。

       探:如此说来,那袭人的娘是外头的,故而赏银四十。赵国基他是家里的,依例发放便是。

       吴:是。

       探:(对侍书)侍书你关照下面的人去领银子,(对吴新登家的)吴家嫂子,我还有话问你。

       侍书下场后复又上场,站立原地。

       吴:姑娘请讲。

       探唱:

       昨夜晚我细看这本账,

       上家学领取银钱有八两。

       为何设立此名目?

       不知道究竟派了啥用场?

       吴唱:

       上家学需要买纸砚,

       还有一顿点心要开张。

       探唱:

       如此说上学就能得银钱,

       本意不为读书做文章。

       全忘了平常月费有花销,

       何用再巧立名目报虚账!

       (接白)从今往后,把这一笔开销给免了。

       吴:是。

       探:还有除了月钱之外,姑娘丫头们的胭脂花粉,府里再另行一并采购同样是一笔重复。况且催急了,他们便胡乱弄些次品假货来搪塞我们!跟家学中那一笔开销一样,我看这也得免了。

       吴:姑娘说的是。

       赵姨娘急步上场。

       钗(起身):噢,姨娘来了,请坐。

       李纨和贾探春一并起身。吴新登家的站过一旁。

       赵姨娘大大咧咧地坐下。

       赵唱:

       屋里有人欺负我,

       你们要替我出气把理讲。

       有人踩到我头顶上,

       休要怪我没商量!

       李唱:

       姨娘有话慢慢讲,

       钗唱:

       平心静气好商量!

       赵唱:

       好赖我是她亲娘,

       竟然会不及袭人半点强。

       袭人她死了老娘赏银四十两,

       我却是打个对折丢了脸面不像样!

       (接白)啊呀,我的好兄弟啊——(掩面痛哭)

       探唱:

       原来姨娘为了这件事,

       两人情况不一样。

       姨娘听我说端详——(被赵姨娘打断)

       赵唱:

       你来听我说端详——

       要说两人不一样,

       倒也真的是两样!

       赵国基他原是你舅舅,

       何必要克扣银钱二十两。

       若是你不当家我也不讲,

       想不到你不多加赏反而降!

       探唱:

       姨娘说话太荒唐,

       我舅舅升了九省检点好风光。

       我问你赵国基为何伺候环儿去上学,

       我问你他可是家里奴仆列门墙。

       赵:(一时语塞)你,你,你这个——

       (接唱)

       我知道太太有恩典,

       都是被你们来阻挡!

       阎王爷也有好生德,

       小鬼却是没相商。

       探唱:

       姨娘说话欠思量,

       你对我有气尽管讲。

       胡言乱语你不该,

       把大嫂子宝姐姐也扯上!

       李唱:

       袭人她母亲是外人,

       钗唱:

       家里家外不相仿。

       李唱:

       三姑娘办事是周到,

       我倒是一时失察险些儿违例把祸闯。

       薛宝钗对吴新登家的示意。

       吴新登家的把赵姨娘挽住,两人下场。侍书随同下场。

       探:大嫂子,宝姐姐!

       (接唱)

       可怜我出身是偏房,

       幸亏得太太心疼祖母赏。

       姨娘她却每每生事来吵闹,

       唯恐是天下太平无风浪。

       可叹我不是男孩子,

       女流辈怎能登朝堂。

       此番有理立纪纲,

       裙钗女不让须眉汉——

       一定要兴利除弊扬眉吐气把重担扛!

       李纨薛宝钗向贾探春靠拢。

       聚光。

       大幕合拢。

       第三场:兴利

       场景:大观园小花厅附近

       时间:上场后一月有余

       大幕拉开。

       二道幕前。

       吴新登家的上场。

       吴:倒下一个巡海夜叉,添了三个镇山太岁。(对幕内)我说,各位老嫂子们,可得仔细办事,不敢有错!

       幕内答应:是!

       吴新登家的下场。

       二道幕升起。

       平儿上场。

       平(对幕内):姑娘奶奶唤我前来有何事吩咐?

       贾探春李纨薛宝钗上场。

       探:看来凤丫头身子骨好多了,我们也就要交割。让你前来还有一事相商。

       平:那我就陪姑娘奶奶进小花厅说话。

       李:今日要办的事都已交代,叫你前来是和我们一起游园。

       钗:大嫂子常说,要算你平丫头最是辛苦。今天特地让你来歇上半天。

       平:歇上半天?

       李:凤丫头那里有我担待。

       探:谁说是歇上半天?我们可是正经办事,且随我来。

       四人边圆场边唱。

       探唱:

       偷得浮生半日闲,

       大观园里花木赏。

       平背唱:

       游园本来寻常事,

       不知究竟啥名堂?

       李唱:

       前面就是花溆港,

       荷花莲叶满池塘。

       钗唱:

       那边绕过潇湘馆,

       一片竹林幽梦长。

       探唱:

       宝姐姐你住蘅芜院,

       满地瑞草扑鼻香。

       杜若青芷竞芬芳,

       只觉心静神又爽。

       (夹白)大嫂子,这里是你的地方了。

       (接唱)

       一路行来稻香村,

       田园归隐好风光。

       五谷菜蔬应登场,

       无人料理才饥荒。

       平唱:

       往日都曾到此地,

       今天再看也平常。

       探唱:

       记得和你一同去过赖大家,

       你看他那个小小花园怎么样?

       平唱:

       还没有咱们一半大,

       树木花草也寻常。

       探唱:

       你可知他除去日常家用有出产,

       (夹白)每年包租出去,

       (接唱)

       足足有纹银进帐二百两。

       平:竟有这么多?!

       探:是啊,他们平时家里女孩子戴的花屋子里插的花,连吃的竹笋蔬菜鱼虾也都不用外面去买。

       (接唱)

       可知道天下万物都有用,

       (夹白)哪怕是一个破荷叶,一根枯草根,都是值钱的。

       (接唱)

       暴殄天物不应当!

       如今只估算翻一倍,

       再一进一出便是八百两。

       平:姑娘此话怎讲?

       钗唱:

       三姑娘这样来算帐——

       我们大户人家不便自己出外去张扬。

       承包给懂行的老阿妈,

       让她们自行管理自产自销来开张。

       探唱:

       各样物品从花园出,

       不必再采购离门墙。

       又省下园工工钱不用付,

       恐怕还远远不止八百两!

       平:真是好主意!

       探唱:

       天下你来我又往,

       熙熙攘攘利禄场。

       此身但处运筹界,

       穷舜尧,

       背孔孟,

       诸子百家只有杨子说得响!

       钗唱:

       咬文嚼字不用讲,

       兴利除弊有主张。

       细细算来细打量,

       只要再揽下胭脂花粉供应事一样。

       告她们不用向管事去付账,

       省得被账房克扣刁难来打横!

       探:在我们这三驾马车交班之前,就想了这许多。即使我们不再代理管事,你也得回了你二奶奶不可更改。

       平:这都是好事,我都记下了。

       探:本来每日里发愁怎生打发?自从管事以来,这日子过得倒是飞快。

       钗:三妹妹,我劝你不必心里惆怅。还记得那次在怡红院行令,你掣得一支好签。上面写着"瑶池仙品"四字,诗曰:日边红杏倚云栽。注解是得此签者必得贵婿。以后可有得你当家管事的好去处呢!

       探(害羞地):宝姐姐,你看你!

       李:好啦好啦,不要再玩笑了。过几天我们一同到凤丫头那儿交接去吧。

       李纨领头,场上一干人等准备下场。

       大幕合拢。

       第四场:搜园

       场景:秋爽斋内

       时间:抄检大观园当夜

       大幕拉开。

       二道幕前。

       王熙凤上场,平儿周瑞家的吴新登家的王善保家的随之上场。

       凤唱:

       傻大姐误拾绣春囊,

       大房责怪到二房。

       婆母姑母两面都难得罪,

       没奈何兴师动众来查访。

       周:二奶奶,我想这查抄一事,断乎不能去蘅芜院。

       凤:这个自然,哪有查抄亲戚家的道理。

       王熙凤下场。一干人等随同下场。

       二道幕升起。

       贾探春坐在一侧。

       侍书匆匆上场。

       书唱:

       二奶奶带着一批人,

       怡红院已经去查抄。

       近邻便是潇湘馆,

       姑娘啊,

       转过来秋爽斋就轮到!

       探:我知道了,吩咐下去,大开院门。把各处所有烛台尽行点上,好整以暇,不必惊慌!

       书:是。

       侍书走圆场,天幕上随着侍书走动渐次亮起一片烛光。侍书回到贾探春身旁。

       王熙凤平儿周瑞家的吴新登家的王善保家的上场。上场众人见此开门秉烛而待的光景不觉一惊。

       王熙凤最先镇静下来,上前陪笑:三姑娘,今天这么晚了,我们来看你……。

       贾探春端坐不动,故意打断问道:是啊,这么晚了,你们来此所为何事?

       凤唱:

       只因为东西不见有一件,

       连日来查访未知踪和影。

       唯恐有人赖上这些女孩子,

       索性查上一查——

       倒也能把她们来洗清。

       探:原来是这样,那就容易办了——

       (周瑞家的吴新登家的王善保家的三人都松了一口气,相顾一笑。)

       探:听我来告诉你们——

       (接唱)

       做丫头的自然都是贼,

       我便是那罪魁窝主为首党。

       她们偷来东西不分大和小,

       统统都上交于我来收藏!

       若是想要查赃物,

       搜我的箱柜衣包镜奁妆盒便见真章!

       侍书圆场,只听得一片打开箱柜等容器的声响。侍书回至原地。

       探:搜啊,二嫂子,你快叫她们仔仔细细地搜查!

       王熙凤急忙关照平儿等人快快帮着关上,只听见又一阵关上箱柜等容器的声响。平儿等人圆场后回至原地。其间,唯有王善保家的不曾动弹。

       凤唱:(陪笑)

       我不过领了太太命,

       奉命行事来照料。

       好妹妹千万别错怪我,

       切莫要冒火生气恼。

       探唱:

       我所有的箱笼尽管搜,

       休想搜秋爽斋内一丫头!

       她们一针一线都由我管,

       再无别处可存留。

       若是你们不肯照此办,

       (夹白)只管去回报太太——

       (接唱)

       该当如何处置我领受!

       凤唱:

       姑娘既然如此讲,

       自然都已搜清爽。

       探(对其他人):可曾把我的东西细细地搜明白了?若是明日再来,恕不奉陪!

       周(赔笑):果然都搜明白了。

       保背唱:

       谅她一个姨娘所生女孩子,

       能够有多少威来多少势?!

       我跟着大太太到荣府,

       就算二太太都要另眼相看来客气。

       让我乘机上前来做脸——

       (接着王善保家的越众向前拉起探春的衣襟, 故意一掀,嘻嘻一笑。)

       (接唱)

       连得姑娘身上我也搜仔细。

       (紧接着贾探春立起身来一个巴掌打在王善保家的脸上。)

       探唱:(大怒)

       你是什么狗东西,

       竟敢对我来无礼!

       狗仗人势把我欺,

       打量我是二姐姐那样受你的气!

       (对王熙凤)

       省得叫奴才来搜检,

       我解开衣衫让你来料理!

       (接着作势解衣卸裙。)

       王熙凤平儿赶忙与贾探春整衣。

       凤唱:

       妈妈她吃饱老酒太疯癫,

       姑娘千万千万莫生气,

       莫生气来莫搭理,

       我替她向你道歉来赔礼。

       周瑞家的吴新登家的赶紧把王善保家的拉到一旁。

       探唱:

       我但凡还若有气性,

       早就一头撞墙去寻死。

       明日里我回过太太老太太,

       (冷笑一声)哼,

       该怎么领罪我向大娘去赔礼!

       保唱:

       罢了罢了罢罢罢,

       不如回转老娘家。

       今日第一遭挨打,

       还留着这条老命做点啥!

       探(对侍书):听听她说的这算什么话,还等着我去和她对嘴不成?

       书唱:(走上前去,对着王善保家的)

       你果然想回老娘家,

       着实是我们好造化!

       只怕你到底舍不得,

       走了之后谁能再来奉承拍马编瞎话!

       周瑞家的吴新登家的赶快拉着王善保家的下场。

       凤:好丫头!真是有其主必有其仆!

       探唱:

       我们这样贼户头,

       嘴里不干不净却是老实话。

       哪里会调唆主子搬弄是非弄虚作假

       ——唯恐天不塌!

       凤:姑娘快安息吧,我们也还得去别的地方呢。

       王熙凤平儿准备离开。

       探:且慢!我还有话对你说——

       (接唱)

       日前你们议论那甄府门,

       自相残杀自抄家。

       到头来传下旨意要查抄,

       一败涂地充军去天涯。

       像这样乌眼鸡窝里争斗闹喳渣,

       总有一天也要走投无路痛哭流涕才叫怕!

       凤:你是说——抄家?!

       探(冷笑):哼,抄家还是轻的!

       (接唱)

       人无远虑有近忧,

       王法条条真不假。

       安富尊荣不醒悟,

       难保有朝一日要把头杀!

       王熙凤闻言一惊,身子摇摇欲坠,平儿赶紧上前扶住。

       大幕合拢。

       第五场:抄家

       场景:荣国府贾琏院落

       时间:宁荣府抄家当天

       大幕拉开。

       幕后传来:

       “瑞珠触柱,金钏跳井,司棋撞墙,鸳鸯投缳,宁荣两府虐婢致死人命关天!”

       “经查贾琏包揽词讼,逼死两命罪不可赦!”

       “国孝家孝期间,贾琏强娶张华之妻为妾,后又指使他人杀害张华,此乃谋夫夺妇之罪!”

       “为抢夺古扇,石呆子先被逼疯尔后身亡,贾赦罪不可恕!”

       “奉旨查抄宁荣两府!”

       王熙凤一人在场上蹀躞徘徊。

       平儿急步上场。

       平:二奶奶,不好了,老爷和二爷都已被拿下。马上就要查抄到内院来了。

       凤:好妹妹,快去帮我照看巧姐,让她少受惊吓!

       平:是。

       平儿急步下场。

       凤唱:

       十载黄粱美梦醒,

       九曲回肠意未平。

       八面玲珑怎调停,

       七夕女儿难照应。

       六亲共运同枯荣,

       五内如焚神不宁。

       四周楚歌乌江近,

       三春过后诸芳尽。

       两眼望穿盼雨露,

       一声霹雳大厦倾。

       百计千方枉费了半世心,

       万不料落了个白茫茫大地真干净!

       奉旨查抄官员衙役上场。

       官:把王熙凤她给我拿下了!

       衙役上前把王熙凤拿下。

       官:继续查抄!

       役:遵命!

       奉旨查抄衙役押着王熙凤圆场,下场。

       奉旨查抄官员圆场下场。

       二道幕下。

       贾探春急步上场,侍书随之上场。

       探:年前甄府抄家,现在贾府果然真的也抄家了!

       (接唱)

       没地大祸从天降,

       合府上下心惊慌。

       父兄获罪锁铁窗,

       二嫂子她也锒铛入狱进牢房。

       娘娘一死云路断,

       北静王自身难保也渺茫。

       眼见得大树已倒猢狲散,

       何处何时有靠傍。

       思前想后无计施,

       怎样能够救危亡?!

       吴新登家的从另一侧上场。

       吴:见过三姑娘。

       探:吴家嫂子,事情紧迫,不必多礼。如今连得来旺儿等都已获罪,好在你家吴新登平素为人正派尚不至于牵连其中。望你从速转达于他,快去打听哪家位高权重的府上能够施以援手!

       吴:我家新登倒是打听到一条消息,只是……。(鬼鬼祟祟地向两面张望。)

       探:此地除了侍书之外并无他人,你快讲来!

       吴新登家的凑上前去耳语。

       探(镇定地):原来如此!

       聚光。

       大幕合拢。

       第六场:认母

       场景:南安王府内庭

       时间:南安郡主待嫁之时

       大幕拉开。

       南安王府丫环前导,南安王妃上场。

       妃唱:

       圣旨一道降祸灾,

       女儿她不吃不喝又不睡。

       连哭带闹闹翻了天,

       王爷他唉声叹气头难抬。

       皇上他赐婚不许状元郎,

       郡马也并非探花才。

       那海角天涯异乡客,

       这样的女婿叫我如何办?

       (接白)郡主她可曾进餐?

       丫:回王妃,郡主她已三天滴水不进。

       妃:那王爷他呢?

       丫:王爷一个人关在书房,茶不思饭不想,又关照下人贺客一概谢绝。

       妃:唉,这便如何是好?

       (接唱)

       为期三月备妆奁,

       圣上限期不容改。

       抗婚可是弥天罪,

       祸及全家更可悲!

       (接白)看来我只能再次前去恳求女儿救救她那年迈的双亲,也不知能否奏效?

       南安王府家丁上场。

       丁:启禀王妃,外面有客求见。

       妃:不是王爷关照,来客一概谢绝吗?

       丁:来人乃是女眷,言明求见王妃。现有名帖在此。(奉上名帖。)

       妃:一个女眷,竟然用起名帖来了?!(接过名帖一看)哦,快快说我有请!

       丁:是。

       家丁下场。

       幕后传来:王妃有请!

       贾探春在幕后唱:

       我来了啊——

       贾探春素面朝天平民女子打扮上场。

       探唱:

       独身孤胆来王府,

       事到临头莫踌躇。

       龙潭虎穴也要闯,

       挺身而出不含糊。

       可叹我只是一个弱女子,

       家徒四壁空抱负。

       今日里我闺阁千金方明了,

       方知晓啊——

       为什么戏台上会演一出卖身葬父!

       贾探春进入内廷,一头跪倒。

       探;罪臣之女贾探春叩拜王妃,愿王妃福寿绵长诸事如意!

       妃:啊呀,快快请起,快快请起!

       南安王妃下座,手搀着贾探春起身。

       妃:好孩子,你受苦了。一旁赐座。

       探:王妃在上,哪有罪臣之女的座位?

       妃:唉,傻孩子,在我这里说什么罪臣不罪臣的。(把贾探春拉到位子上坐下后自行归座))府上之事,我已尽知。只是王爷近日有事困扰,我也不便前去说项。待等日后……。

       探:啊,王妃,小女子此番冒昧进府,并非前来求情。

       (接唱)

       探春我早蒙王妃多眷顾,

       时有垂询倍爱护。

       自恨一个年轻弱女子,

       无以回报愧心腑。

       日前我听说皇上赐恩典,

       故而来动问府上可有何事能相帮助。

       (接白,语带双关)郡主大喜之期,或许有用得着小女子的地方。

       妃(叹气,仍未听出话外之音):唉,实不相瞒——

       (接唱)

       三姑娘你且听我讲,

       喜事恐怕变祸殃。

       (贾探春关心地插话:此话怎讲?)

       郡主她哭哭啼啼不相从,

       叫我做娘的无法想!

       探唱:

       不知皇上赐婚是哪一家?

       妃唱:

       千里迢迢隔海疆。

       哪怕是昭君出塞杏元和番——

       总还是地块相连胜过那出远洋!

       探:斗胆动问王妃,是哪一个番邦?

       妃:说是叫做什么真真国。

       探:(惊讶地)真真国?!

       妃唱:

       说是那国主仰慕汉文化,

       愿与天朝攀亲家。

       皇上不愿公主去下嫁,

       就轮到南安郡主去代替她!

       探:原来如此。王妃在上,小女子有一句话不知当讲不当讲?

       妃:我于今心乱如麻,有什么好主意只管讲来!

       探:探春我向蒙王妃厚爱,今日登门,我愿拜在王妃名下。

       妃:啊呀呀,你能在我的膝下承欢,这是好事啊!三月之后郡主她离开国土远隔重洋,我正要有一个干女儿来陪陪我方能打发这寂寞时光。我真是求之不得呢。

       探:王妃请听我讲——

       (接唱)

       我愿意拜在王妃膝下作螟蛉,

       恕孩儿不能够慰慈颜日夜承欢在膝下。

       (南安王妃诧异地插话:却是为何?)

       王妃既然是我娘,

       女儿应当为娘分忧做一个好女娃!

       妃(极为感动地,站立起来走向贾探春把她拉起相对而立)唱:

       想不到你有如此孝顺心,

       可知晓那真真国土远在海角和天涯?

       探唱:

       海角天涯我不怕,

       只要堂上二老无灾无难过生涯!

       妃唱:

       你一番孝心感天地,

       叫我如何来报答?

       探唱:

       女儿做事求心安,

       本来几曾想报答。

       更何况母女连心是一家,

       只要郡主她代我承欢在膝下!

       妃:(上前拥抱)我的好女儿!

       拥抱片刻后两人分开。

       探:母亲大人在上。容女儿大礼参拜!

       南安王妃安座,贾探春大礼参拜。

       妃:啊呀,快快扶起郡主。

       丫环上前扶起贾探春,待她归座之后再一起跪倒。

       丫:拜见新郡主。

       探:诸位姐姐请起。事起仓促,一时未曾备下见面礼,容我日后补上。

       妃:啊呀,如此说来,真的是我也没有备下见面礼。哦,对了,速去书房告知王爷这一特大喜事!请他前来见礼。

       一丫头答应后下场。

       妃:啊,儿啊,待与你父亲见礼之后,我再唤我那不孝顺的女儿出来。你们俩从今以后姐妹相称。

       探:是。

       妃:待忙完你出阁之事,王爷心中大安,我叫他多方援手定然设法相救。谅必事缓则圆吉人天相。

       探:女儿代贾政贾宝玉叩谢父亲母亲。

       妃:起来起来。一家人不说两家话,你看,你还有什么牵挂的事情?

       探:女儿还有一件小事相求。

       妃:但说无妨。

       探:女儿在荣府之时,有一贴身丫环名唤侍书与我情同姐妹……。

       妃:你不用再讲,我即刻命长史官前去召来与你为伴。

       探:谢过母亲。

       丫头上场。

       丫:王爷驾到。

       幕后传来王爷的声音:我的好女儿在哪里?我的好女儿在哪里?

       王妃和贾探春准备恭迎王爷。

       大幕合拢。

       第七场:出海

       场景:东海边航船码头新搭起的望乡台上下

       时间:真真国迎亲之时

       大幕拉开。

       二道幕前。

       赵姨娘跌跌冲冲地上场,吴新登家的随之追赶上场。

       吴:姨娘,姨娘你不要去。三姑娘她现在可是南安郡主,连得太太虽说是相邀去送别,也未必说得上一句半句话。你去了只怕是面也见不上呢。

       赵(顿足):我不管,我才不管她郡主不郡主的。毕竟她在我肚子里待了足足十个月啊!(掩面痛哭,继续向前。)

       吴新登家的阻拦未果,两人拉拉扯扯地下场。

       二道幕升起。

       南安王府家丁上场,圆场后下场。

       南安王府丫环前导,南安王妃手牵着贾探春(已换成南安郡主打扮)上场。侍书随之上场。

       妃:儿啊,你父亲已经先期登舟,专程送出洋面三十里。望真真国妃一路平安善自珍重!若有信使往来,务必捎来平安家书!

       探:孩儿牢记在心。送亲到此,母亲大人请回。

       妃(指着望乡台):那是皇上特意命人搭建的望乡台,我儿在登舟之前可再上台一观!

       探(抑不住内心激动):望乡台?!

       真真国迎亲使者和男女随行人员上场。

       使:真真国迎亲特使参见南安王妃。

       妃:劳动特使你一路辛苦!

       使:不劳动问,臣等恭请国妃登舟!

       探:知道了,待我拜别母亲,即刻登舟。

       使:遵旨。

       真真国迎亲特使和一应男性随行人员下场。

       贾探春拜别南安王妃,侍书一并跪倒。

       南安王妃搀扶起贾探春后(侍书一并起身)告别下场,南安王府丫环随之下场。

       探唱:

       昨夜茫茫朱楼梦,

       来朝渺渺水国吟。

       眺望岛云蒸大海,

       遥想岚气漫丛林。

       警觉缘分有厚薄,

       幻变运命无古今。

       回首历历汉家事,

       教我焉能不关心?

       (贾探春拿出一块手帕,蹲下包起一包泥土。侍书协助包好后两人站起身来。)

       (接唱)

       带走江南一方土,

       聊慰思乡游子情。

       贾探春把一包泥土交给侍书。

       幕后真真国迎亲特使:臣恭请国妃登舟!

       贾探春登上望乡台,抬头望向海空,低头叹道:那东坡词曰——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此事古难全。又说道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月儿啊月儿,登舟出海之后我和故土亲人所共有的也就只剩下你了!

       (接唱)

       精华欲掩料应难,

       影自娟娟魄自寒。

       黑水洋面潜没影,

       乌篷舱内照无眠。

       半空新月鹤声悲,

       万里彤云雁阵哀。

       拍手凭他笑路歧,

       高情岂入世人眼。

       远嫁海外无归时,

       国运家难一肩担!

       幕后南安王爷:啊,儿啊,吉时良辰将临,速速登舟!

       贾探春再次深深跪拜。侍书一并跪拜。

       两人起身后,贾探春接唱:

       一帆风雨路三千,

       将骨肉家园抛半边。

       唯恐二老恸哭伤残年,

       告爹娘休得把我来悬念。

       自古穷通为定数,

       于今离合应梦幻。

       天涯海角儿去也,

       各道珍重求保全。

       从此你我隔两地,

       万望切莫再挂牵。

       真真国迎亲特使上场。

       贾探春和侍书步下望乡台后在真真国迎亲使者前导以及真真国女性随行人员簇拥下下场。

       幕后真真国迎亲特使:吉时良辰已到,开船!

       幕后传来起锚开船以及船帆迎风鼓起的声音,渐行渐远。

       赵姨娘急急忙忙地上场。

       赵:刚才那么些人围得水泄不通,根本不让我近前。现在怎么一下子都走空了。啊,航船早就走了?!

       赵姨娘登上望乡台张望。

       在赵姨娘继续张望时,贾宝玉一副僧人打扮上场。

       赵:咦,宝玉,宝玉,你不是宝二爷么?

       玉:女施主恐怕认错人了,罪过罪过。贫僧法号色戒,并非宝玉。

       赵:那贾宝玉他人呢?

       玉:贾宝玉已经仙逝,不复人世。

       贾宝玉递给赵姨娘一只幼儿手上戴的金响铃。

       赵:噢,宝,宝二爷,这是什么?

       玉:这是南安郡主小时候手上戴的。昨日她来寺中烧香还愿的时候嘱咐贫僧交给女施主做个留念。故而今天我来此与你会面。

       赵:对,对,那是探春生下来的时候我给她买的。买来的原是一对,左手右手各有一只。那,那另外一只呢?哼,你一个做和尚的,四大皆空,藏起来有什么用?快还给我!

       玉:阿弥陀佛!那另外一只金响铃是南安郡主她带往真真国去了。

       赵:带往真真国去了?!(赵姨娘颤悠悠地跌倒在地。)

       玉:阿弥陀佛!(边念佛边下场。)

       赵姨娘攀爬着挣扎向前,一只手伸向半空举着那只金响铃。

       追光打在那只手上,金响铃声响起。

       幕后合唱:

       才自精明志自高,

       生于末世运偏消。

       清明涕泣江边望,

       千里东风一梦遥。

       幕后合唱声中大幕合拢。

       剧终。

我要评论
  • 匿名发表
  • [添加到收藏夹]
  • 发表评论:(匿名发表无需登录,已登录用户可直接发表。) 登录状态:未登录
最新评论
所有评论[0]
    暂无已审核评论!
http://www.w1234567897.2008red.com/我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