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戏剧剧本网 > 详细内容
沪剧剧本(辛酉风云)
发布时间:2013/7/19  阅读次数:358  字体大小: 【】 【】【

       第一场:仓皇离京

       场景:圆明园

       时间:英法联军侵入北京之际

       幕后合唱:

       英法联军逞淫威,

       京津百姓又遭灾。

       帝皇束手无办法,

       秋狩木兰哄骗谁?

       合唱声中大幕拉开,幕后人声鼎沸杀声震天。逃难民众一应人影在天幕上显示过场。肃顺和秦新疾步上场。

       顺:(紧张地)秦新,你,你刚才讲——。

       秦:英法联军攻占塘沽,杀过天津,直扑京畿来啦。

       顺:啊,胜保,也太他妈的窝囊废!这,这,这可真叫人措手不及啊!

       幕后传来一叠连声的喊声:皇上驾到!秦新迅即下场。肃顺上前迎候。

       太监列队前导,咸丰上场,如意紧随。

       顺:奴才叩见皇上。

       帝:肃六,起来,起来。在圆明园不必如此多礼。

       顺:奴才不敢。适才接得紧急军报,英法联军攻战塘沽,杀过天津,直扑京畿!

       帝:(震惊)为今之计,当如何是好?

       顺:以奴才愚见,洋鬼子一时嚣张,皇上宜避其锋芒。不如以秋狩木兰为名,前往热河行宫!

       帝:前往热河行宫?那,那京畿——。

       顺:洋鬼子既已内犯,也就只好把搁置多时议而不决的总理衙门办起来。不知皇上意下如何?臣斗胆请旨定夺。

       帝:也罢。火速传旨,秋狩木兰。(肃顺插白:奴才遵旨。)再命老七前往老六那儿颁旨——特旨令奕䜣留京办理抚局。(肃顺插白:奴才遵旨。)哦,别忘了把那几头鹿也得带往热河。

       顺:奴才明白。

       太监前导,咸丰帝下场。如意紧随着下场。肃顺恭送。秦新上场,伴随着肃顺下场。陈胜文上场。

       陈:三宫六院听着!皇上有旨秋狩木兰,赶紧收拾,准备起驾喽!

       陈胜文下场。一批宫女纷乱地上场,过场。咸丰皇后在双喜随同下上场。一批宫女尾随上场。

       后:双喜,快,快把大阿哥找来,和我一起上轿。

       双:奴才遵旨。

       双喜迅即疾步下场。皇后和其他宫女下场。懿贵妃在安德海随同下上场,圆场。

       懿:小安子,看见大阿哥了没有?

       海:回主子,大阿哥在皇后娘娘那儿,早已坐轿出发了。主子您也赶紧吧。

       懿:皇上呢?

       海:皇上和丽妃是第一拨,走得最早。

       懿唱:

       秋狩木兰避热河,

       仓皇逃遁离京都。

       皇家体制多森严,

       亲生孩儿不随母。

       (接白)那京城又怎么办呢?

       海:奴才打听来了——皇上下旨,让六王爷留守京畿办理抚局。

       懿:那个总理衙门到这会儿总算挂上牌子了。

       海:就是,就是。皇上老是不准这个专办洋务的衙门开张,现如今就不能再拖着啦。

       懿:你给我闭嘴!(安德海碰了一鼻子的灰,赶紧跪下)只准你带耳朵,谁让你这么不安分!

       海:奴才该死,奴才该死!

       懿:起来吧,人家都走了,咱们也得赶紧啊。

       安德海站起,点头哈腰地引领懿贵妃下场。醇亲王和景寿两人一并上场。

       景:这么说,皇上是让六弟留下来了。

       醇:也就是六哥他能办这档子事。换了别人,谁能成?

       景:七弟慎言。

       两人一起下场。

       舞台灯暗转。继续传来杀声枪炮声和难民的叫喊声。恭亲王在舞台一角隐现。

       恭唱:

       周旋洋人办抚局,

       临危受命留京都。

       上要对得起列宗与列祖,

       下要对得起斯民和斯土!

       灯光恢复。胜保带伤上场。

       胜:卑职参见王爷。

       恭:克斋少礼。

       胜:末将惶恐,愧对王爷。

       恭:八里桥一仗,你虽败犹荣。而且还受了伤,理该褒奖。况且此番败北,非战之罪。古人云,兵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你倒看看,咱们的火炮,能跟人家的比?

       胜:眼前这个局面,不知王爷意下如何?

       恭:有尔等拼死奋战,方有和谈之基础。皇上命我办理抚局,少不得只能勉力周旋!

       两人隐没。天幕上顿起熊熊大火——那是火烧圆明园!

       大幕合拢。

       第二场:热河扬波

       场景:热河行宫御书房

       时间:咸丰逃奔热河后近半年

       大幕拉开。咸丰帝在审阅奏章,不住咳嗽。如意在一旁伺候。

       咸丰帝烦躁地扔下手中的一份奏章,站起身来绕室蹀躞。如意紧随左右。忽然,咸丰帝一阵剧咳,如意赶紧拿过手帕。咸丰帝用手帕掩口,然后递给如意。如意脸上变色。

       帝:怎么啦,又是见红了?

       意:哦,不,不,奴才想来,那是皇上才刚饮下的鹿血。皇上吉祥,福寿安康!

       帝:皇上吉祥,福寿安康?哼,你们就只会说这些没用的话。快,去传懿贵妃来批本!

       意:喳。

       如意下场。

       帝唱:

       小奴才说话太荒唐,

       一个个当面来撒谎!

       常言道自病自得知,

       讲什么吉祥与安康?!

       头上连连冷汗冒,

       胸中阵阵痛难扛。

       国事病体一般样,

       本源已亏费周章。

       东南半壁糜烂甚,

       “发匪”“捻匪”遥相呼应成群结帮。

       一波未平一波起,

       夷人内犯更猖狂。

       圆明园高祖世宗亲自督造,

       连绵大火没日没夜全烧光!

       惨不忍睹不堪回首心烦燥,

       叫我这衰弱身躯怎生挽危亡?

       如意上场。

       意:懿贵妃遵旨前来批本。

       帝:速传丽妃,东暖阁伺候。

       意:喳。

       如意前导,咸丰帝下场。懿贵妃从另一侧上场。懿贵妃她走到御书桌侧旁坐下,检点批阅奏本。

       懿唱:

       代天子批答奏折费思量——,

       国事家事一齐涌心上。

       皇上他肺痨病患已多时,

       图欢乐糟蹋身子仍放荡。

       载淳儿年方六岁不懂事,

       皇后她老实贤惠难依傍。

       若是一旦,一旦大树倒,

       这祖宗家业究竟谁执掌?(拿起一份奏折)

       恭王奏请赴行在,

       敬问起居来探访。

       为什么本章上面无记号?

       却是为何不愿他前来避暑山庄?

       懿贵妃拿起奏折,走向侧幕跪下。

       懿:如意,懿贵妃有事要禀告皇上。

       咸丰帝上场。

       帝:平身。(懿贵妃起身,站立一旁)你就只管按照朕已作下的记号批答就是,又何必再来多事!

       懿:我哪儿敢!(接唱)

       上阵父子兵,

       打仗亲兄弟,

       老古话说得好——,

       其间道理有深藏。

       六爷他留守京城办抚局,

       为皇上费心积虑在前挡。

       更何况他与皇上情分厚,

       怎能拒人千里不准探望!

       帝:(震怒)你,你——你跪安吧!

       懿:(无奈遵旨)是。

       懿贵妃跪安后下场。

       帝:传肃顺!

       意:喳。

       如意下场后复又引领肃顺上场,如意下场。

       顺:奴才叩见皇上。

       咸丰帝一摆手,肃顺起立,伺立一旁。

       顺:(小心翼翼地)皇上急召奴才,有什么吩咐?

       帝:(怒气未息)懿贵妃无理!

       顺:懿贵妃恃子而骄心怀叵测,已非一日。还请皇上息怒,保重龙体才是。

       帝:保重龙体,保重龙体?!国事纷乱,家里还不太平,哼!

       顺:要求得天下太平,奴才有一句话斗胆要奏明皇上。(跪下)不过,奴才说了之后皇上要体察奴才一片忠心,奴才就是因言获罪死了也是心存感激的啊!

       帝:肃六,快起来,有话起来讲!

       肃顺起身,再四周张望后走到咸丰帝身边。

       顺唱:

       谢皇上宽恕奴才天大罪,

       秉忠心耿耿直言方敢讲。

       李世民贞观盛世今古颂,

       唯留下身边人却有祸殃。

       唐三世之后女主代天下,

       秘记终究应验在武媚娘。

       汉刘彻洞察吕雉前车鉴,

       留子去母免得母以子贵篡夺权柄把朝纲掌!

       咸丰帝大惊。

       帝:你,你是说——。

       肃顺做了一个手势。

       帝:(软弱地)兹事体大,待朕细细想来。

       顺:那唐朝有李淳风夜观天象,本朝也还有可兴天下可亡天下——那个叶赫那拉氏的诅咒!

       帝:(更为紧张)肃六,你——。

       舞台上灯光俱灭。安德海和懿贵妃隐现。安德海在密告——只见嘴巴动听不到声音。安德海隐没。聚光打在懿贵妃身上。

       懿:肃六,你好狠毒!(接唱)

       宫廷女子好命苦——,

       母遗娇儿儿失亲娘。

       留子去母多凄惨,

       这血淋淋的惨状不忍思来不忍想!

       我为大清育龙种,

       独根苗本是我生养。

       对得起列祖列宗,

       对得起江山社稷绵延久长。

       谁说妇人欠智识,

       谁道女儿少刚强。

       人间留得娇无恙,

       明珠岂肯淹尘壤!

       大幕合拢。

       第三场:咸丰托孤

       场景:热河行宫咸丰寝殿

       时间:咸丰帝驾崩前后

       大幕拉开。咸丰帝斜躺在御榻上,如意跪在里侧伺候。咸丰帝不住咳嗽,如意起身上前再把他往上扶起。咸丰帝示意他退下,如意下场。

       帝唱;

       病骨支离瘦嶙峋,

       红痰时见往上涌。

       已临山穷水尽时,

       往事不堪回首中。(挣扎着起身)

       想当初父皇他——,

       踌躇不决选皇储,

       六弟才具更称雄。

       多亏了杜师傅——,

       商山四皓计谋运,

       他叫我,无需才略争高低,

       不忍杀生敬献孝心大道通。

       登基后,六弟他功高盖主存威胁,

       逐出军机上书房读书再用功。

       而今预备身后事,

       反复思量心怔忡。(颤颤巍巍地扑倒在茶几前)

       祖制重顾命,

       亲贵最倚重。

       多尔衮前车之鉴声犹在耳,

       太后下嫁宫闱丑闻怎放纵。

       前明朝叔父夺了侄子位,

       建文帝只落得“倾杯玉芙蓉”。

       皇家尊严最紧要,

       旁支不可乱正统。

       姜姒不佐周,

       垂帘岂能容。

       欲效法汉武帝留子去母祸根除,

       兰儿她产麟儿于那宗社终有功。

       罢罢罢,由他们层层牵制连环套,

       快传来肃顺先定顾命护真龙。

       (接白,极其低声地)如意,传肃顺。

       如意上场。

       意:他就等在外面呢,这就进来了。

       如意下场。肃顺上场后跪倒在茶几旁。

       顺:奴才叩见皇上。

       帝:事到如今,还如此多礼,又有何用?

       顺:主子在上,小的一片忠心——礼不可废。

       帝:快起来,商量大事!

       顺:(闻言心喜,立即起身,伺立一旁)皇上是要定——。

       帝:从速定下顾命大臣名单,我把大阿哥托付给你们!

       顺:皇上千万别这么说。不过,先预备下一个单子倒也好让皇上放心。

       帝:你是一个——。

       顺:谢皇上天高地厚之恩。还有——。

       帝:(吃力地一字一顿)载垣、端华、穆荫、匡源、杜翰、焦佑瀛。

       顺:(试探地)那亲贵是——,

       帝:(决断地)老七才刚成家,还不行。就是景寿了。

       顺:(喜心翻倒)喳,臣马上就去拟旨。

       帝:(乏力地)去吧。哦,叫陈胜文传旨,让皇后和懿贵妃来见我。

       顺:奴才遵旨。

       肃顺下场。

       皇后懿贵妃在幕后唱:

       惊闻皇上来召见,

       两人分别从两侧上场。

       上场后接唱:

       看来性命悬一线。

       懿贵妃要向皇后行礼,皇后摆手不必。两人一前一后跪见咸丰帝。两人又不约而同地迅速站起,相帮着把咸丰帝再扶上御榻斜靠着。然后再次跪下。

       帝唱:

       面对妻妾心沉痛,

       只怕分手五更钟。(皇后和懿贵妃同时哭喊:皇上!)

       唯恨生在帝王家,

       内忧外患难承重。

       不如民间小儿女,

       恩爱夫妻有始终。

       舍不下娇妻多贤惠,

       舍不下六岁小顽童。

       山河破碎叹今昔,

       魂飘魄散各西东。(皇后和懿贵妃再次同时哭喊:皇上!)

       (接白)我,我不行了,载淳要靠你们把他好好抚养成人。(对皇后,摸出一个蜀锦小囊)这是乾隆爷传下来的御赏玉印,给你!

       皇后双手接过:给皇上谢恩!

       帝:你再把我这个同道堂印给兰儿!(掏出来递给皇后)

       皇后接过,递给懿贵妃。

       懿贵妃接过:给皇上磕头!

       帝:我还有一句话——你要敬重皇后。

       懿:遵旨,臣妾一定铭记在心。

       帝:你先下去吧。

       懿贵妃起身下场。咸丰帝示意皇后检点四周。皇后起身巡视一周后再次跪在御榻前。

       帝:(拿出一道密旨)这道密旨,你需收藏好了。若日后懿贵妃她心怀叵测恃子而骄胆敢对你不敬,你即刻召集大臣出示我这道密旨立即制裁!

       皇后接过藏好,哭喊着“皇上”扑在咸丰帝怀里。片刻后,皇后抬头发觉咸丰帝又昏厥了过去,赶紧站起身来向幕后大叫起来。

       后:快来人哪。

       如意陈胜文肃顺和其他一众太监等疾步上场。

       顺:快,快传御医!

       陈胜文急奔下场。如意引领皇后下场。在下场时皇后频频回首。

       一众太监叫喊起来:皇上!

       顺:快传大阿哥来见皇上,快!

       舞台灯暗转。懿贵妃隐现。

       懿:敬事房首领太监听着——刚才皇上召见皇后和我,亲赐两方玉印,皇后得的是乾隆爷的‘御赏’印,我得的是皇上的‘同道堂’印。记档!

       懿贵妃隐没。幕后传来一片哭喊声。

       大幕合拢。

       第四场:肃顺弄权

       场景:热河行宫东暖阁

       时间:紧接上场/顾命大臣执政后不久

       大幕拉开,二道幕前。母后皇太后和肃顺在场上。

       顺:臣受顾命,恭请母后皇太后节哀顺变。臣等誓死忠心辅弼幼主,效忠太后。

       后:肃顺,你是大行皇帝素来信赖之人。我来问你,懿贵太妃的封号怎么办?

       顺:按本朝家法,懿贵太妃母以子贵,该当尊封为圣母皇太后。待皇上明日在大行皇帝大殓之前当着王公大臣御口亲封。

       后:那就依议吧。

       双喜上场前导母后皇太后下场。肃顺恭送,然后从另一个方向下场。二道幕升起。

       慈禧太后上场。安德海尾随。

       懿唱:

       两宫并尊不同日,

       肃顺蓄意嫡庶分。

       回想当时设毒计,

       勾起心头多少恨!

       (接白)小安子,快去通报!

       安:(对幕内)双喜,圣母皇太后来喽。

       双喜前导,母后皇太后上场。

       安/双:(同时)叩见母后/圣母皇太后。

       后/懿:(同时)罢了,你们都下去吧。

       安德海双喜分头下场。

       后:妹妹,就照你说的我已吩咐下去,传六额附来见。到时候,你给多招呼着点。

       懿:姐姐放心就是。

       陈胜文上场。

       陈:禀报两位太后,六额附等着召见。

       后:去吧,叫他进来就是。

       陈:喳。

       陈胜文下场。景寿上场。

       景:奴才叩见两位太后。

       后:六额附起来吧。下回在内廷召见,都是自家人不必如此多礼。

       景:奴才不敢越礼。今日太后召见,不知有何吩咐?

       后: 就是想问问你,你们这班顾命大臣对于今处理政务这个章程有何说法啊。

       景:两位太后看折子盖印章,以奴才之见,甚为紧要。

       后:那么,另外七位呢?

       景:奴才不敢说。

       懿:六额附,撇开君臣之义,就当是姑丈内侄,待说无妨。

       景:他们,他们,他们都说顾命大臣辅弼幼主,不能听命于太后。请太后看折子,纯属多余。

       懿唱:(拍案而起)

       自古君臣分天地,

       权柄岂能来下移。

       祖宗家法定礼仪,

       皇帝亲裁这才是大道理!

       (接白)皇帝的身份在这儿摆着。不管皇帝年纪大小,要皇帝说了才算。(接唱)

       想当年,康熙爷八岁即位有辅政,

       到成年亲政之后——六额附我来问你,

       那鳌拜他怎么的!

       景:(胆战心惊地)圣母皇太后是说康熙爷亲政之后,那辅政大臣?

       懿:是啊,我问你那鳌拜他——。

       景:啊呀——,(不由得一阵哆嗦)(接唱)

       康熙爷亲政后掌权柄,

       鳌拜他,他人头就落地!

       太后哪——奴才才具不咋地,

       惟有一片忠心来报先帝。

       于今孤掌也难鸣,

       叫我怎样去一对七!

       懿唱:

       六额附不必太着急,

       你就是细察旁观他们有什么鬼心计。

       何用出面去纷争,

       只带耳朵往心里记。

       景:请两位太后放心,这完全是景寿力所能及之事。

       后:是啊,胳膊不能朝外拐。

       景:眼下就有一事启奏两位太后——。

       后:何事?

       景唱:

       董元醇发动垂帘上奏本,

       顾命大臣准备要痛批!

       后:知道了。你下去吧。

       景:奴才告退。

       景寿下场。

       懿:姐姐——,(接唱)

       谁料想六额附他烂泥上墙扶不起,

       肃顺看中他这个亲贵就是此用意!

       还得要六爷来出面,

       方能够不怕他们七对一。

       后:可是,那是先帝定下的顾命八大臣啊。

       懿:这事儿咱们姐妹俩再从长计议。

       陈胜文上场。

       陈:禀两位太后,有一个折子在这儿。

       懿:递上来!

       陈胜文递上折子,慈安太后接过后马上就转给慈禧太后。陈胜文下场。

       懿:(接过折子一看之下怒不可抑)太放肆了!姐姐,你来看——,(接唱)

       董元醇发动垂帘上奏本,

       到如今却成了妖言乱朝政。

       顾命辅弼竟敢盗用皇帝名义,

       痛斥太后便是那先帝托孤的八大臣!

       殊属非是,何心是诚,

       亦毋庸议,必治重罪,

       上谕条文,字字句句来责问。

       天底下哪有如此的不孝孽子,

       这样的军机大臣?!

       (接白)反了,反了,简直就是反了!

       后:(担心地)妹妹,那你说这道上谕——。

       懿:他们竟敢如此行事,这道上谕岂能颁发。姐姐,咱们绝不能用印!

       后:咱们不用印,自然就不颁发。

       懿:这道上谕就让它淹了!

       后:淹了?!

       懿:就是留中不发!

       后:哦,留中不发。

       二道幕下。陈胜文急奔上场。

       陈:(对幕后)陈胜文有急事启奏母后皇太后!

       慈安太后在双喜前导下上场。

       陈:启奏母后皇太后——顾命大臣把发下去的上谕和奏折都搁着不看,这,这——这可怎么办啊。

       后:(紧张得身躯晃动,双喜赶紧扶住)啊?!

       大幕合拢。

       第五场:太后密谋

       场景:热河行宫西暖阁

       时间:上场后没几天

       大幕拉开。慈禧太后独自一人在场上。她抚摸着手中的同道堂玉印,正在沉思。

       懿:贵为太后,圣母皇太后,以天下养的太后,还是个二十七岁的太后!(接唱)

       深宫寂寂无聊赖,

       心绪滚滚思潮翻。

       声声催漏夜不眠,

       独自怎耐五更寒。

       世间惟有女子苦,

       受人宠爱又作贱。

       三寸金莲任把玩,

       汉家女儿更凄惨。

       说什么女子小人最难养,

       道什么头发长就见识短。

       凭什么祖宗家法不能改,

       为什么手捧玉印遭轻慢。

       大行皇帝他驾崩才几时,

       顾命大臣便犯上又作乱。

       肃顺他留子去母未得逞,

       如今是撂下摊子来发难。

       人心浮动惶惶然,

       这关门搁车叫我如何办——如何办。

       定定心神推窗望,

       透透闷气莫自叹。

       哪怕肃顺来刁难,

       哪怕前路万重山。

       眼前手头无力量,

       忍辱负重度艰难。

       向前看,咬牙关;

       这心字头上一把刀——,

       小不忍何能把大任担!

       但等秋凉时机到,

       扈从梓宫京城返,

       看肃顺你还能猖獗到何时,

       定要收拾热河乱臣贼子这一班!(远处鸡鸣声传来)

       东方发白天欲晓,

       与姐姐共同商议闯难关。

       慈禧太后向下场门走去。正好对面碰到上场的慈安太后。

       两人同时开口:姐姐/妹妹——。

       两人停步后同时继续:你先说。

       后:妹妹,我想了一夜,有句老古话你我今天的身份倒用得着。

       懿:姐姐要说的可是“忍辱负重”?

       后:正是。啊呀,我们姐妹俩可是想到一块儿去了。

       懿:那就叫陈胜文把那道皇帝痛斥太后的上谕发下去吧。

       后:我们现在弄不过他们,就这么办吧。

       懿:姐姐,你看我们姐儿俩简直就是被他们软禁了——我倒有个主意。(慈禧太后凑上前去对着慈安太后耳语。)

       后:好!妹妹,就照你的办。

       慈安太后和慈禧太后两人一前一后下场。

       双喜哭喊着上场。

       喜:母后皇太后,母后皇太后啊!

       慈安太后上场。

       后:怎么啦?双喜?!

       喜:(双膝跪倒)启禀太后,安德海他,他——哎呀,我实在说不出口!太后啊,你若不给我做主,我可不想活啦!

       后:快起来,起来!我身边的人,谁敢这么放肆!陈胜文,快传小安子!(亲自把双喜扶起。)

       陈胜文在幕内答应:喳!快去看,小安子在哪里,给我把他抓来!

       后:来人哪,快,再去把西边的请过来——。

       幕内答应:是,有请圣母皇太后!

       慈禧太后上场。

       懿:姐姐,怎么回事?

       后:你来看,你来看看,小安子居然敢调戏我身边的双喜!还说啥要和前明朝一样太监宫女搞什么对食——,(双喜哭得更响,又一头跪在慈禧太后面前。)妹妹,他是你的人,你就看着办吧。

       懿:(满面怒容)简直是要反了! 双喜,你受了委屈,有我替你做主!

       喜:谢圣母皇太后。

       双喜起身,站到慈安太后身后擦泪。陈胜文带着一批太监把安德海提溜了上来。安德海一头跪倒。

       懿:好你个小安子!你可是越来越出息啦!今儿个不好好收拾你,你眼里还有谁!连得母后皇太后身边的人你都敢欺负——,(接唱)

       狗奴才贼胆包天岂可恕,

       快把他活活打死以儆效尤!

       陈:这小安子到底伺候过太后您多年——。(转头看慈安太后。)

       后:妹妹,依我之见,既然有总管太监说情,小安子他死罪可免活罪难逃。把他撵回京城,罚他在‘打扫处’当差就是。

       海:谢母后皇太后恩典。小安子下次再也不敢了。(磕了个头,站起来准备跟着陈胜文走。)

       懿:慢着!不能这么便宜了他!

       安德海又赶紧爬到慈禧太后跟前:主子饶了小安子吧!

       懿:给我拖下去掌嘴二十!完事了就叫他滚,再也别叫我看见他!

       海:哎幺,小安子我,我——。

       陈:还磨蹭什么啊,谢恩吧!

       海:奴才谢主子恩典。

       众太监上前一把拉起安德海,拖下场去。幕后传来掌嘴和数数以及安德海的惨叫声音。

       慈安太后在前,慈禧太后在后,双喜止住啼哭尾随下场。

       大幕合拢。(其时正好数完二十,安德海再次惨叫。)

       第六场:恭王奠灵

       场景:热河梓宫停灵大殿/烟波致爽殿

       时间:上场后不久

       大幕拉开。二道幕前。肃顺上场。

       顺:哼,一个女人还想跟我斗心眼?!门也没有——顾命大臣这一搁车,她不就没辙了!

       秦新上场。

       秦:报!恭亲王前来热河祭奠!

       顺:(甩袖)呵,又来了一个!给我小心伺候着!

       肃顺前行,秦新尾随下场。二道幕升起。

       恭亲王幕后唱:

       急如星火赴行在——,

       恭亲王上场,圆场后直扑灵前。

       恭唱:

       一路之上,衣不解带,马不停蹄,

       披星戴月,顾不得夜凉风袭——。(圆场毕)

       先帝,我的先帝(啊)!

       入殿门,步丹樨,(跪倒蹉步向前)

       阵阵心酸忆往事,

       寸寸肠断哭先帝!

       手足情,君臣义,

       生死恩怨,委屈失意,

       都付与这,这,这,发自肺腑一声恸,

       赶到灵前来拜祭!

       奕䜣和兄长您虽不同母胜同母,

       还有谁比得上我俩就是亲兄弟!

       书房攻读桌椅并,

       长街试马缰绳齐。

       老爷子钦赐刀和枪,

       上阵全凭亲兄弟。

       “宝锷宣威”兄显威,

       “棣华协力”弟尽力。

       却不料小人落井来下石,

       谗言连连生嫌隙。

       才具成把柄,

       无端有猜疑。

       贬回上书房,

       罢职出军机。

       起复承办抚局事,

       洋人内犯到京畿。

       圆明园一场大火,

       烧得祖宗基业多惨凄!

       到如今撒手尘寰,

       千呼万唤您不起——,

       抛下了九万里版图,

       丢下了爱新觉罗一个年方六岁的小皇帝!

       (接白)我的先帝啊——!

       肃顺和陈胜文上场。

       陈:奉懿旨!

       恭亲王起身,准备接旨。

       顺:(抢在中间,对陈胜文)拿旨来看!

       陈:乃是母后皇太后口谕——皇太后召见恭亲王。

       恭:遵旨。(回头对肃顺)不过,太后向例不召见外臣,这恐怕不太合适吧。

       肃顺欲开口以加阻拦,被陈胜文抢答在先。

       陈:王爷,母后皇太后只是想问问京里和宫中的情形。哦,还有,圣母皇太后也想问问方家园娘家的近况。

       恭:那就禀报吧。

       恭亲王整理衣袍。肃顺无奈只得下场。

       陈:启奏两位太后,恭亲王晋见。

       场景换作烟波致爽殿。慈安太后慈禧太后一前一后一起上场。

       恭亲王大踏步上场。

       恭:臣奕䜣叩见母后皇太后圣母皇太后金安。

       后:六爷请起来吧。自家人,又是内宫,不用多礼。

       懿:陈胜文,你下去吧,给我看着点儿。

       陈:喳。奴才明白。

       陈胜文下场。

       恭亲王慈禧太后慈安太后三人背唱轮唱对唱。

       恭/懿/后唱:

       我看她/他——,

       恭唱:

       双目精光它闪闪亮,

       懿唱:

       难怪先帝他要提防。

       后唱:

       龙行虎步传言不虚妄,

       懿/恭/后唱:

       还需要——,

       恭唱:

       小心试探,

       懿唱:

       百般笼络,

       后唱:

       开诚布公,

       后/恭/懿唱:把大事相商!(三人互相对面)

       后唱:

       问六爷,京中一切可安康?

       恭唱:

       有赖太后洪福——都吉祥。

       懿唱:

       小安子想必已把密旨来送上,

       恭唱:

       安德海施行苦肉计一路顺当。

       后唱:

       不知道六爷你可曾明了?

       懿唱:

       岂能容肃顺他继续猖狂!

       恭唱:

       顾命大臣乃是先帝遗旨定——,

       懿唱:

       难道说就无法整顿纪纲?!

       恭唱:

       诸事体大且容臣细细想——,

       懿唱:(对慈安太后)

       姐姐你可曾有印象,

       大行皇帝他时常讲——,

       六爷赛似同母生,

       兄弟情谊不寻常。

       宝锷宣威手与足,

       棣华协力刀和枪。(慈安太后插白:是啊,是啊!)

       先帝他留下遗憾事,

       都被肃六再三再四来阻挡。

       六爷他办理抚局不容易,

       我们姐儿俩要替先帝来补偿——,

       (接白)我想即刻颁旨,就是作为大行皇帝的遗言,恭亲王世袭罔替,成为铁帽子王!

       后:对啊,就该这么办!

       恭:臣实无功,怎敢当此殊恩。还请两位太后收回成命。

       后:那——。

       懿唱:

       六爷你居功不自傲,

       就暂且留着这个铁帽子王!

       待等扶柩回京都,

       再给你论功来加赏——。

       这祖制可能有变通,

       请六爷你还需细思量,

       到皇帝成年一定撤帘把政还,

       姐姐和我只不过先替他看奏章。

       外面诸事还得靠他亲叔父,

       你这位才德具备的恭亲王!

       恭背唱:

       她步步来紧逼,

       她抛出诱饵香。

       她图穷匕首现,

       她垂帘急忙忙。

       我若回绝她,

       两败便俱伤。

       若是回军机,

       从新执朝纲;

       才智得施展,

       也是报皇上。(背白:也罢!再次面对两位太后)

       待奕䜣回转京都和三朝元老共相商,

       在之前务必不能打草惊蛇小心谨防!

       懿:这我们姐儿俩心里有数。只是,六爷你此番一去——。

       后:是啊,你一走,我们姐儿俩怎么办啊?

       恭:请两位太后放心。热河军机章京中,我有人安插。宫内联络,就由我那七弟福晋来出入宫闱——。

       后:对啊,我们怎么就没有想到呢?大行皇帝和七爷由兄弟而成连襟,他的福晋就是妹妹你的亲妹妹!

       懿:六爷才具果真不凡!

       恭:臣即便告退。

       大幕合拢。

       第七场:两宫回銮

       场景:自热河行宫回銮途中

       时间:两宫动身回銮之时

       大幕拉开。肃顺在秦新前导下上场。可见秦新他已换了一身夜行衣,看不清面目。

       顺:一定要小心行事!

       秦:小的理会得,为报答老爷哪怕肝脑涂地在所不辞!

       顺:这不成功——,

       秦:便成仁!

       顺:我知道你的忠诚,放心去吧。

       秦新下场。醇亲王和景寿上场。

       景:七弟,你此番和肃中堂一起护送梓宫回转京都,责任不轻啊。

       醇:那是太后旨意,吩咐下来让我嘛——历练历练。

       肃顺踏上一步。

       顺:肃顺见过六额附七王爷。

       景寿和醇亲王同时:啊,中堂少礼。

       醇:懿旨奉派,我这回可是紧跟着你啦。

       景:肃中堂乃大行皇帝最为倚重之人,由你来护送梓宫极为妥善。啊,就此别过,我还得去请两宫太后銮驾启程。咱们京城见!

       醇亲王和肃顺同时:京城见!

       三人分头下场。慈禧太后上场。

       懿唱:

       热河秋色来天地,

       玉垒浮云变古今。

       今日回銮离承德,

       但见雨过天放晴。

       来时大行年而立,

       返程皇帝六岁零。

       儿子幼小怎理事,

       若不垂帘难为情。

       历朝历代千秋史,

       奸臣篡位夺权柄。

       欲把政局来掀翻,

       六爷出谋策划定。

       也亏胞妹七福晋,

       出入宫闱传音讯。

       惩治叛逆把三朝元老全礼请,

       必将那乱臣贼子一网来打尽!

       眼看这君临天下步步近,

       还需要格外小心外松内紧!

       慈安太后上场。

       后:啊呀,妹妹,两副銮驾都准备好了,六额附已经等候在那里,咱们赶紧吧。

       懿:哦,姐姐,你前头带着皇帝坐第一辆轿子,我就在后面第二辆。

       后:行啊,那我就去了。

       慈安太后下场。

       懿:陈胜文哪里?

       陈胜文应声上场。

       陈:圣母皇太后有何旨意?

       懿:你速去安排,随便找个宫女来替我紧随着母后皇太后坐那第二辆轿子。

       陈:(一惊)这,这——,

       懿:这下面是什么啊?

       陈:奴才斗胆,回太后,这可不合体制啊。

       懿:什么体制不体制的?肃顺年前还把那个什么骚狐狸曹寡妇弄进宫里来呢。你只管去办就是。哦,你得谨慎了,一点都别透露风声!连母后皇太后那里都不必去禀报。

       陈:奴才理会得。以奴才之见,得让那宫女她也该当大妆装扮——奴才说得可对?

       懿:陈胜文,算你聪明!快去准备吧。

       陈:谢太后夸奖。

       陈胜文前导,慈禧太后下场。

       迅即,太监宫女列队上场圆场过场。天幕上显现好几顶轿子络绎不绝地过场。

       突然幕后传来好多人的呼喊:有刺客!抓刺客啊!

       慈安太后慈禧太后和双喜陈胜文,以及部分太监宫女等上场。

       陈:启禀两宫太后,刺客已服毒自裁。

       懿:究竟是什么人?

       陈:刺客毁容,一时辨别不清。

       后:还好,还好,——总算是有惊无险。真是的,亏得妹妹你没有坐那第二辆轿子。

       懿:皇帝呢?受惊了没有?

       后:梓宫启程,连日忙碌,幸好他早睡着了。

       懿:那就好。姐姐——,(接唱)

       满天乌云已散尽,

       后:妹妹——,(接唱)

       姐妹双双返帝京。

       陈胜文前导,场上一干人等依次下场。

       大幕合拢。

       第八场:垂帘同治

       场景:养心殿

       时间:两宫回京之时

       大幕拉开。 二道幕前。胜保率清兵上场。

       胜唱:

       回銮一路多顺畅,

       奉命伴驾来护航。

       先帝对我恩遇重,

       恼恨肃顺逆窬彰。

       醇王紧随梓宫走,

       六爷再把军机掌。

       文武合璧开新局,

       三朝元老齐颂扬。

       (接白)恭亲王在京城早有布置,贾筠翁周祖培等阁老一致赞同——皇太后亲理大政,另简近支亲王辅政!如此一来,必蒙圣眷,哈哈哈哈!

       胜保率清兵下场。二道幕升起。安德海上场。

       海:恭请圣母皇太后!

       慈禧太后在太监宫女簇拥下上场。

       懿唱:

       风水轮转天地新,

       銮驾抬进紫禁城。

       遥想那蓬岛瑶台畅胸襟,

       只可叹四十景点化灰尘。

       先帝恩宠雨露频,

       犹记天地一家春。

       育下麟儿继大统,

       今日垂帘把大权掌稳。

       恍若隔世细思忖,

       还需得笼络六爷让他来输诚!

       (接白)小安子,快去请东边的啊。

       海:主子,不用去请了。您看,母后皇太后她来了——。

       慈安太后在双喜陪同下上场。太监宫女从新排班,安德海和双喜归班分别站在前列。

       后:妹妹,总算到家了。这大局——?

       懿:已获密报,肃顺拿获。

       后:六爷呢,那章程——?

       懿:就按六爷的意思,待会儿姐姐就宣旨吧。

       恭亲王醇亲王带着几个太监把肃顺押上场来。

       恭/醇:臣叩见两宫皇太后。

       后/懿:平身。

       肃顺傲然站立不愿跪下,两个身手矫健的太监一把提溜起来,再一脚迫使他跪下。

       懿:肃六,你也有今日!姐姐,宣旨吧。

       后:载垣、端华、肃顺着即解任,景寿、穆荫、匡源、杜翰、焦佑瀛,着即退出军机处,派恭亲王会同六部九卿将伊等应得之咎分别轻重按律秉公具奏。

       顺:(挣扎着站起)好你个叔嫂狼狈为奸!兰儿啊兰儿,你这条毒蛇!大行皇帝,我冤哪——爱新觉罗的江山社稷眼看就要败在叶赫那拉氏手里了啊!

       懿:大胆放肆!还不快给我拉下去,菜市口问斩!

       太监把肃顺拖下场去。

       懿:七爷这回护送梓宫,再加上捉拿肃顺,真的是历练出来了!

       醇:臣理当效力。

       懿:姐姐,我看就把肃顺原先的神机营交给七爷得了。

       后:行啊。

       醇:谢两宫皇太后。

       后:还有六爷——,

       懿:姐姐,(接唱)

       六爷运筹最辛苦,

       理当酬劳加殊恩。

       上回提及世袭事,

       铁帽子王本是应得的名分。

       军机首辅他称尊,

       赞襄辅保来议政。

       后:对啊,那就叫军机章京写旨吧——恭亲王世袭罔替,晋为议政王。

       恭:臣肝脑涂地以谢君恩。

       醇:还有,启禀太后——今上的年号,不能再用“祺祥”了!

       懿:对啊,那是肃顺的年号,断不可用!

       恭:本来“祺祥”二字文义不顺——祺就是祥,祺祥连用似嫌重复。臣等已拟定“同治”二字,恭请两宫皇太后定夺。

       后:“同治”好!两宫同治!

       懿:君臣同治!

       恭:上下一心,同臻郅治!

       后:那就举行垂帘大典吧!

       陈:同治元年,皇上登极,太后垂帘!

       一道宽宽的帘子在天幕前垂下。帘子前面是皇帝御座。

       两宫皇太后分两侧走向那垂下的帘子背后。

       恭:恭请皇上!

       一叠连声的“恭请皇上!”从幕后传来。

       太监列队而出。

       幕后合唱:

       推翻祖制风云动,

       太后垂帘获全胜。

       同道同治真难得,

       同治同道实难能!

       合唱声中大幕合拢。

       剧终。

我要评论
  • 匿名发表
  • [添加到收藏夹]
  • 发表评论:(匿名发表无需登录,已登录用户可直接发表。) 登录状态:未登录
最新评论
所有评论[0]
    暂无已审核评论!
http://www.w1234567897.2008red.com/我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