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来,我国商业
银行完成了较为集中的股份制改革并开始上市交易。当经济增长放缓时,商业
银行通过股份制改革及上市,将会促进内部体制改革,并可为其
发展注入新的动力。同时,商业
银行的上市要考虑融资规模的实际需求及其自身
发展的规划,保证融资效果的最大化。
近10年来,
银行业的改革及开放进入了加速阶段。但是,商业
银行在进行扩张的过程中,只有注重资本结构与规模的协调,才能保证商业
银行的良好持续
发展。
陈信健认为,在中国商业
银行的经营
管理中,呈现出明显的粗放性经营特征。①尹利平则指出,商业
银行在资产负债
管理方面普遍存在着片面理解资产负债比例
管理内容、缺乏有效的信用风险监管手段和方法的问题。②有基于此,本文总结出了商业
银行在资产结构上存在的两个问题:1、商业
银行自身业务比较单一,影响到了
银行发展的多元性,也造成了
银行资产结构的单一;2、监督机制不到位,不仅使监管问题无法解决,同时也无法引起
银行对资产
管理的重视。这些问题基本上都可以通过股份制改革以及上市来解决。
国内商业
银行要上市融资首先必须解决不良资产的问题。孙兵指出,改变商业
银行的资产负债
管理现状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1、进行体制改革,完善现代商业
银行体制,为资产负债比例
管理提供制度基础;2、逐步开展实施混业经营,为
银行资本负债比例
管理提供更为广阔的运作空间;3、完善监管手段,保证资产负债比例
管理目标的最终实现。③从根本上讲,这三点均可通过股份制改革以及上市来实现。
到目前为止,一些学者已对商业
银行上市对业绩或绩效的影响做过一些实证分析,但这些
研究仅限于规范性分析以及统计性描述,比较缺乏数据间关系的支撑。
上市前后运营状况分析
从简单的财务报表数据来看,所有商业
银行上市后的运营状况均有所改善。尤其是国有大型商业
银行,上市前后的运营状况改善显著。从四大国有
银行2005~2009年的ROE、ROA指标中,我们可以明显看出,在上市前后的2006年和2007年,国有商业
银行的资本及资产回报率有了较快的增长,并且上升到一个较高的水平。国内商业
银行在股份制下的
发展是比较好的,盈利都达到了较高的水平。三大
银行改制上市过后的盈利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
相对于国有商业
银行,股份制商业
银行的盈利一开始还处于较高的水平,但是增长比较缓慢。从统计数据来看,上市过程对于盈利增长的影响并不是很明显。值得注意的是,股份制
银行发展过程中的稳健性并不高,甚至某些
银行还偶尔出现了负增长的现象。
由此可见,上市过程对国有大型商业
银行的业绩推动作用较大,而对股份制商业
银行的业绩推动作用较小。
研究假设与实证
通过以上的统计性分析,我们发现上市对于
银行的业绩有一定的推动作用,但是否具有确定的关联,还需要通过多元回归来证明。
研究假设。一、股票上市的影响与
银行的盈利能力正相关。通常,企业从事经营活动,其直接目的是最大限度地获取利润或现金流量并维持企业持续稳定的
发展。企业未来所获取的利润和现金流量将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现时价值。由此可以得知,拥有较强盈利能力的
银行在上市融资后,会较好地利用新进资本来维持和扩展自己的盈利。二、股票上市的影响与
银行股权集中度负相关。不少学者
研究发现,
银行股权集中度与治理结构之间存在着密切联系,股权集中度显著影响
银行经营绩效。有学者运用委托代理理论对我国上市
银行股权集中度对激励机制、监督机制、约束机制绩效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并得出了结论:1、我国十家在沪市上市
银行的股权集中度均属于相对集中型和高度集中型,不存在分散集中型。2、上市
银行的股权集中度与
银行绩效之间具有显著的相关性,即股权集中度越高,激励机制、监督机制越不能有效发挥作用,上市
银行的绩效越差;反之则亦然。由此,我们可以假设股权度越是集中,越不利于
银行绩效的提高,进而使得股票上市过程带来的业绩推动影响越小。
取样标准。1、起止时间及内容:2000年~2009年,上市商业
银行年度报表财务数据;2、选取沪市上市
银行为
研究样本,剔除深市仅有的一家上市
银行(深
发展A),其分析结果可能不具备代表性;3、关注在多地上市的
银行,比如在大陆和香港同时上市的
银行,检查样本取样是否受其他因素影响(数据来源:CSMAR数据库)。
沪市
银行股上市与业绩对动的影响因子分析:
其中:Yt代表样本中的上市后第t年内的净资产收益率均值,t值为上市至2009年;t代表样本中的沪市上市融资规模;X2代表样本中的上市前原有资本规模;X3代表样本中的股权集中度。设置三个解释变量,X1解释上市融资对业绩
发展是否存在推动作用,X2解释商业
银行原有资本规模对经营业绩的影响大小,X3则解释是否因为股权过度集中而影响上市融资对业绩的推动作用。另外引入一个解释变量:X4代表样本异地上市的融资规模,只在沪市上市则不考虑此项指标,这里考虑的是多地上市的
银行会得到更多的融资,而且有可能因为上市地融资规模的不同而对
银行业绩起到不同的推动作用。
实证结果。通过数据整理,我们可以得出商业
银行2005~2009年ROE以及ROA的整体趋势图:
通过两个图表的对比分析可以发现,所有上市
银行的ROA基本上都呈现单向缓慢增长的趋势,这比较符合我国的金融体制改革进度。而对于ROE中出现的2007年上升的趋势,主要原因是在2007年三家国有商业
银行都完成了上市,在其大规模资本的推动下,ROE出现了上涨。
对于模型,首先进行自相关检验。我们可以发现被解释变量和解释变量之间的相关性,各变量之间最大的相关系数为0.2143,因此解释变量与被解释变量以及各解释变量之间不存在较大的多重共线性。
利用建立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使用EVIEWS5.0软件进行多元线性回归拟合。解释变量较好地解释了被解释变量的变化情况(R2= 0.713658,F值为44.861688)。倘若显著水平为0.05,X1、X2和X4的t检验显著,而X3的t检验不显著。可以初步验证假设H1,而假设H2得不到验证。
因此,通过X1、X2的解释变量检验,在
银行股中,上市
银行的融资规模以及原本拥有的资本规模越大,对于上市后商业
银行营业的绩效推动效果越大,另外通过对X4的检验还从时间方面说明,商业
银行股票发行推动业绩的效果会随时间变长而逐渐稳定。而股权的集中与否对上市的业绩推动效果影响较小。
研究结论
中国经济增长一直较快,为商业
银行的成长创造了一种比较良好的氛围。不同于非国有商业
银行的是,国有商业
银行受益于国家政策的影响较大,在基础设施信贷、消费类信贷和相关配套金融服务等领域具有较大的拓展空间;债券市场
发展有利于扩大债券承销和债券投资等业务,客户对资产和财富
管理需求的提升将推动相关业务的
发展;国际
银行业重组也提供了推进国际化和综合化战略的契机。
所以,在相同的大
环境下,国有商业
银行可以进行较快的改革创新,推进经营转型,大力提升核心竞争力,保持资产质量稳定,实现各项业务平稳较快
发展,从而体现出更高的上市绩效推动效果。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商业
银行的上市要考虑融资规模的实际需求及其自身
发展的规划,这样才能保证融资效果的最大化,从而为商业
银行的稳健
发展打下基础。
注释
①陈信健:《中国商业
银行资产结构的
策略研究》,厦门大学硕士学位
论文,2006年。
②尹利平:“关于优化我国国有商业
银行资产负债比例的
研究”,《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2004年第6期。
③孙兵:“国有
银行资产
管理的改造”,《文萃》,2005年第1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