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体育论文 > 详细内容
我国商业银行在金融危机后保持盈利性策略研究
发布时间:2013/6/28  阅读次数:924  字体大小: 【】 【】【
摘要: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给世界实体经济带来难以估量的损失,对于各国金融机构更是致命的打击。中国商业银行也受到巨大冲击,中国商业银行必须从这场金融危机中吸取足够的经验,才能在未来谋求更好的发展,而在金融危机后如何保持盈利性是商业银行经营与生存的本源,探讨保持商业银行盈利性的对策值得我们深思。

        关键词:金融危机;商业银行;盈利性策略

            2007年开始的由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市场危机引起的金融风暴席卷全球,其影响程度之深、波及范围之广、冲击强度之大比较罕见。这场信贷危机已经触发全球经济“恶性循环”,经济增长放缓周期将进一步延长,次级贷款损失万亿美元[1]。

        虽然中国银行业在这次全球金融危机中并未受到太大的冲击,但是这场危机充分暴露了中国银行业自身存在的隐患。如今,金融危机已经渐渐散去,这场危机迫使我们对我国金融业的发展重新予以思考。本文浅析我国商业银行目前盈利模式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建议,以使我国银行业在金融危机前后仍能保持盈利性和竞争力。

        一、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盈利模式存在的问题此次金融危机暴露出的美国金融业的主要弊端包括:金融过度创新并脱离实体经济、缺乏有效的金融监管、宽松的货币政策和赤字财政,这导致了美国居民的过度消费和金融机构高杠杆运营,造成了资产价格泡沫。

        从商业银行发展历史看,商业银行的盈利模式主要经历了利差主导型和非利差主导型两种模式。前者主要与传统商业银行业务相关,后者的产生则以是现代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快速发展以及金融混业经营下的资本运用等为基础[2]。

        从世界看中国,目前影响我国商业银行盈利模式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一)流动性过剩,资金运用效率低由于受各方面因素的影响,我国商业银行在经营过程中出现了流动性过剩的问题,比如准备金过多等,大量资金未找到对外运用的出路,只能通过上存总行获得微利,低效资金占比高。

        (二)盈利模式单一,风险较小的中间业务发展缓慢长期以来,我国商业银行都主要以存贷利差作为利润主要来源,盈利模式单一,从某一家盈利能力较高的商业银行盈利模式来看,其在四大类生息资产中,商业银行的债券投资和金融机构往来资产仅为7.85亿元,所占生息资产比重约0.55%左右,对其综合收益率的影响微乎其微。

        (三)商业银行的内控机制不够完善内控机制是在监管当局的指导、帮助下建立起来的,可以说,内控很大程度上已变成“由银行内部的管理当局组织贯彻的体现外部监管当局监管要求的制度”[3]。监管当局对内控的持续检查本身就构成内控制度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但目前我国对商业银行的内控机制还没完全建立起来。

        二、推进商业银行盈利模式转变的对策随着全球金融危机逐渐过去,中国国内资本市场日益成熟,商业银行也从考核经营规模转变为考核经营利润。提高盈利能力,对商业银行更好的应对金融危机带来的各种风险,增强核心竞争力都是至关重要的。

        (一)严格遵从经济行政权法定原则为避免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的阴影,要充分发挥政府干预的积极作用。问题是如何界定政府干预市场经济的范围,如何处理好政府干预这只”有形的手”与市场机制这只”无形的手”之间的相互关系,如何规范政府干预市场经济的行为。经济行政权法定原则应予尊重,要贯彻经济行政权主体法定、内容法定与发动程序法定原则。要杜绝违法行政、脱法行政、卖法行政、弄法行政。经济行政权的行使不仅要合乎行政法,也要合乎民商法和经济法的规定,避免行政权力制造的金融风险。因此,国家应从外部宏观上对商业银行进行间接调控,多运用经济和法律手段,尽量不采用行政命令等强制措施。

        (二)完善考核机制,提高盈利能力商业银行的经营目标主要是为股东创造最大价值,为客户提供最佳的金融优质的服务,在现有商业银行资金运用渠道比较单一的体制下,只有通过完善考核机制,调整考核指标,改善资金运用结构来提高盈利能力。

        (三)提高货款占比,拓展中小企业等效益源我国商行的贷款对象主要是规模大、效益好的国有企业,而中小企业的发展对贷款的需求很大,在控制风险的前提下,在完善担保机制等制度的条件下,加大对中小企业贷款,同时通过提高利率上浮范围的方式,扩大利息收人来源,加大净利差收入,提高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

        (四)开发金融理财产品,提高中间业务收入比重中间业务的开展不仅风险小,而且能给商业银行带来丰厚的利润,近年来,国内商业银行中间业务虽然发展较快,中间业务量占比很小,而西方商业银行中问业务收人占总收人的比重一般为40%—50%,个别银行如花旗银行则达到了80%,差距显而易见[4]。因此,我国商业银行也应逐步建立新的中间业务发展机制,积极开办具有核心竞争力的金融理财产品及中间业务品种,使中间业务收益能抵消由于内部资金收益率下调和存款利率上调而带来的利润下滑。商业银行的盈利模式逐步从利差主导型发展为中间业务主导型。

        综上所述,在金融危机的冲击和影响下,我国商业银行应通过加强对资产和负债的管理,统筹规划银行的流动性需求和盈利性策略,有效提高盈利能力,解决面临的流动性问题,维持我国金融市场的稳定,使我国商业银行在金融危机后仍能保持盈利性和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孙迎芬.论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J].财政金融,2008(12):122.

[2]王玉屏.美国次贷危机及对我国银行业的启示[J].湖湘论坛.2008(01):19-21.

[3]张国权.对商业银行利润最大化的认识[J].经济师,2005(9):189.

[4]张银仓.全球金融危机背景下我国商业银行盈利模式转型问题研究[J].金融理论与实践,2009(6):99-100.

我要评论
  • 匿名发表
  • [添加到收藏夹]
  • 发表评论:(匿名发表无需登录,已登录用户可直接发表。) 登录状态:未登录
最新评论
所有评论[0]
    暂无已审核评论!
http://www.w1234567897.2008red.com/我的网